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要注意哪几点
459人浏览时间:2019-03-08 15:19:44来源: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必须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这样才能预防病情恶化,那么自我检测血糖到底该怎么做呢?患者通过了解自己的病程,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自我监测也会有误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自我监测的常见误区,希望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1:糖尿病自我监测不能凭感觉,感觉自己身体挺好,就不去医院测血糖。化验指标才可以更好的监测患者血糖情况,当然有些患者自己在家里也可以测血糖,这样更方便,也是自我管理血糖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指测血糖就可以了,还要及时了解血压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
2:不定期测糖化血化蛋白也是糖尿病自我监测的的常见误区之一。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经常观测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当然,这些检测项目需要到医院去做,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稳定地反映处近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从而反映出体内葡萄糖代谢的具体情况,通过这样的化验结果,医生可以有效判断用药方案是否有效。
3:家用血糖仪虽然很方便,但是测的只是毛细血糖,这种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就是非专业性人员,一定要首先学会如何操作,从而避免不当导致的检测结果不正确。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的时候还要查酮体,通过查询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血糖要注意的6个问题:
注意一、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要注意哪几点?手指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
注意二、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疤痕。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
注意三、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要注意哪几点?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
注意四、血糖仪都应该有售后服务,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注意五、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消毒酒精未干、未将血糖仪代码调到和试纸一样时,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注意六、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要注意哪几点?妥善保管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最好集中送到社区卫生站处理。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最佳时间
许多老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监测空腹或餐前、餐后两小时血糖。
具体是:
1、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2、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两小时测定的血糖。
3、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4、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另外,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加强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情况:
1.经常血糖过高或过低;
2.怀孕或计划生育的女性;
3.患病期间;
4.日常生活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
5.当医务人员调整药物的时候。
总之,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达到治疗目标的关键,原则上强化治疗时每天要多测几个点的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一般治疗情况下只要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即可指导治疗。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要注意哪几点?掌握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患者不可大意。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测频率和时间。如果血糖控制比较稳定,血糖的监测间隔时间可以稍长一些,如果血糖检测值不稳定,就要增加检测频率,通过调节饮食,适量运动,让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通过正确的方式坚持自我检测血糖,有助于身体健康。
上一篇:盘点预防糖尿病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