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该如何预防 中耳炎的中医辨证疗法

443人浏览时间:2019-10-14 09:14:10来源:中耳炎

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耳部炎症性疾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对于该病的预防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地进行治疗,那么中耳炎该如何预防?中医怎么治疗?专家表示,中耳炎的出现,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存在很大的关系,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中耳炎的病因
1、游泳

很多人患上中耳炎,往往与游泳时不注意有很大关系,因为这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点击了解中耳炎如何治疗。
2、疲劳
长时间地疲劳,也是诱发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大家在日常中一定要多休息,避免这种情况,因为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可劳累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后,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休息。
3、吸烟
对于成年人来说,患上中耳炎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期地吸烟,据欧洲的研究报告表明,家里有人吸烟,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烟者赶到阳台上吸烟,他的头发和衣服上也会沾有香烟的有害物质。他进屋后,和家人有亲密接触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到家人的鼻粘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4、外出
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中耳炎的病因之一,大家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因为如果长期处于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患上中耳炎。所以,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中耳炎
1、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患者可能会选择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与感冒后该发生的中耳炎,伴有耳闷耳胀,耳内疼痛,听力减退,口干发烧鼻塞,恶寒怕风等症状的属风热证,此类中耳炎治疗时应以疏风清热为原则,常用的药物为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牛蒡子、芦根、川芎、柴胡、香附等,一日一剂水煎服。
2、中医往往将中耳炎与感冒等联系在一起,如果是感冒后出现的中耳炎,多伴有耳闷耳胀,听力减退,肢冷畏寒,低烧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的属风寒证,此类中耳炎治疗时应以宣肺散寒为原则,常用的药物为麻黄、杏仁、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荆芥、防风、甘草等,一日一剂水煎服。
3、中医分析中耳炎,也要结合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对症地进行处理,中医认为耳朵和头部都有胀疼感,耳内有黄脓,口苦心烦,烦躁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燥等症状的属肝胆湿热证,此类中耳炎治疗时应以清化肝胆湿热为原则,常用的药物为龙胆草、黄芩、栀子仁、当归、生地、车前子、泽泻、柴胡、生甘草、木通、桔梗、鱼腥草、夏枯草等,一日一剂水煎服。
4、此外中耳炎也有很多的表现,患者还需综合分析,积极地治疗,如果是耳闷有闭塞感,听力减退,摇头时耳内有明显的水声,伴有头晕头重,神疲乏力,口淡无味,小腹胀满等症状的属痰湿浊毒证,此类中耳炎治疗时应以健脾化湿、泄浊通窍为原则,常用的药物为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当归、陈皮、辛夷、茯苓、泽泻、苍术、厚朴、藿香、石菖蒲、车前子、葛根、木通等,一日一剂水煎服。
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中医怎么治疗?导致中耳炎的病因总的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大家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对症地处理,以免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带来不良后果。在治疗中耳炎期间,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安全用药,在护理上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