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有哪些原因 患病应该怎么治疗
507人浏览时间:2019-08-20 16:26:26来源:自闭症
儿童患上自闭症的风险很高,而这种疾病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以及日后的发展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了。那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患上自闭症呢?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等等,那么自闭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患上自闭症的一些症状又有哪些呢?如果有自闭症又应该怎样去治疗呢?不了解的盆友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自闭症的原因
1、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发现自闭症。
2、家庭因素
父母可能都是比较聪明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是做事太过于刻板,还有强逼的倾向,让孩子感觉家庭缺乏温暖。
3、遗传因素
该因素对自闭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患本病的儿童同胞中有2%到6%患本病,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36%。
4、环境因素
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爱好。
5、脑器质性损害
一部分的自闭症患儿伴癫痫发作、脑CT有非特异性改变。
6、免疫系统异常和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失调
此类自闭症患者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此外该病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
治疗方法
1、有条件的奖励
家长必须能够注意及时奖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要必避免无意奖励不当行为。
2、简短清晰的指令
家长与孩子交往提出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对他发出简短清晰的指令。
3、分享控制权
在生活中往往看到两种情况,一是安排好一切,孩子服从。
另一种是什么都由着孩子。
那么上文提到的所谓分享控制权就要防止这两种极端的 发生,就在家长的做法。
自闭症患儿与正常人一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有动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种玩具,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谈论与这种玩具相关的事,这样,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但是,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重复机械行为或危险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任由孩子,而应实行必需的控制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4、穿插训练新旧技能
家长在训练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持他们学习的动力并提高自信,在训练过程中,教其学新技能的同时也让其有足够的机会重复已经学到的技能,并因此得到奖励,使患儿在学习过程具有成功的性质,相应避免的是那种贪新贪难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长的求胜心理。
5、运用自然奖励物
也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
6、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
在训练初期,孩子往往不能达到家长的指标,即使孩子有一定进步,他们的技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渐进的达到目标,家长要注意不断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
7、强调事物的多样形式
任何事物根据它的形状、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自闭症儿童往往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假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强调关于事物的多样性,就白白丢失了许多教育机会。
自闭症的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婴儿期不愿被抱起,不愿与人贴近。
幼儿期对父母无依恋,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与他人分享。
学龄期后,对父母有感情,但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成年后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婚姻。
2、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
①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②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
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3、行为重复方式
自闭症患儿常对不是玩具的物品产生兴趣,行为方式也很刻板,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导致自闭症的原因有什么?患上了自闭症之后应该怎么样治疗呢?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自闭症这种疾病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关于自闭症的情况,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在此小编提醒家长朋友注意,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