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4-06 15:27:37 来源:求医网
静脉血栓形成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常继发于各类手术,外伤以及长时间卧床者,老年人及血液粘稠度增高者也容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常继发于各类手术,外伤以及长时间卧床者,老年人及血液粘稠度增高者也容易形成,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绀,严重时出现肢体坏死,也常导致致命性肺栓塞。静脉血栓的治疗一直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静脉血栓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水肿发展。弹力袜使用时间:
1、对小腿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现水肿,可用数周;
2、对腘、股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过6周;
3、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先使用3个月,以后间断取除,一般不超过6月,但如水肿出现,则需继续应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对重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适当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个月,这样可促使建立侧支静脉以减轻水肿。
二、不建议建立侧枝循环,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可能使患者站立时增粗,血管弹性降低,更容易出现淤血症状,只要有深静脉血栓存在就有脱落引起肺栓塞的可能。
1、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静脉血栓等慢性缺血性疾病,尤其是稳定型患者,应用以血管融通为基础,以活血化瘀法、补气养血法和温经散寒相结合为主治疗,以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肢体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疾病逐渐痊愈。这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
2、控制病情发展:对急性活动期和迁延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和镇痉通络法(虫类药物)相结合为主治疗,以及使用抗血小板剂、抗凝剂、纤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消除急性血管炎症,降低血液的黏滞程度,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控制病变活动和扭转病变进程都有作用。
3、控制坏疽感染:对严重坏疽感染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法为主,佐以养阴、凉血、活血法治疗,以及选用有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输液输血等,及时切除坏死组织,以控制肢体坏疽继发感染,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