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23 13:08:09 来源:寻医问药
焦虑毕竟是一种复合性负面情绪,如何面对焦虑,不同的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假如孩子陷入严重的焦虑之中无以解脱,家长该怎么办?本文告诉你告诉你该如何认识焦虑、管理焦虑、驾驭焦虑和利用焦虑。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已经结束了,有些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有些孩子成绩不理想,出现了焦虑的情绪而无法解脱。那么做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成熟的成年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常常能处事不惊;可是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却还不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面对升学之类的考试,都有可能陷入焦虑之中。比如就拿今年高考而言,有位朋友对我说:我孩子今年高考,这两天分下来了,她考得不够理想,没有能上重点分数线。我们全家都陷入一种焦灼的状态之中。孩子情绪特别不好,整天愁眉苦脸。我不敢抱怨她,怕她想不开再出点什么事,本来她就心重。
我有心让她再考一次,复读一年。我丈夫不同意,说“什么重点不重点的,有个学上就算了。要不要复读,让孩子自己定。她要起上一个普通校,就让她上,哪能有那么多尖儿可拔。女孩子耽误不起,再读一年,如果下次还考不上重点,或比这次分还低,怎么办?”说得孩子一个劲儿掉眼泪。我自己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此刻他们全家都陷入了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中,如何冷静地作出选择,尤其是如何让孩子保持健康心态,这很重要。如果说考前的适度焦虑,可能化作动力,推动孩子更好地复习。现在已经考完了,再过度焦虑,就有可能不够冷静,不能做出最佳判断,反而陷入相互埋怨之中,使孩子的挫折感更进一步加深。那么,如何把焦虑变成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呢
首先弄清引起焦虑的症结所在。症结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实际能力给不出一个准确的估价。他们心里也担心,怕孩子复读一年再考不上重点,就要孩子自己来下决心。这样一来,反而弄得孩子自己也有压力,觉得不如今年就上一个普通校算了。而当妈的在嘴上又鼓励她复读,争取考上一个重点校,她自己也有点不甘心,因此内心压力很大。其实做家长的这时应该减压,不必要孩子做出承诺后再来下决心。否则会适得其反。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把过多的能量耗费在压抑上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成长,他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这样的局面当然是做父母的不愿看到的。
其次应该弄清这种焦虑并不是仅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做家长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焦虑使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背后隐藏着这样几个念头,“你应该考好,怎么现在考成这样,叫我们怎么认可?“你下次一定得考好,不然怎么下决心让你复读?”“你是女孩子,女孩子耽误不起,你可得弄清楚。”从理智上你觉得不该抱怨孩子,但是潜意识的内心活动,孩子不会没有觉察。其实这些认识都是可以澄清的,因为这里有不少绝对化与不合理的观念。“为什么一定必须考好?尽到努力了,好马也是有失蹄的时候。”“考重点不是目的,学业有成才是目的。复读一年只是增加了进重点校的机会,进与不进,都不影响终极目的。”“女孩子耽误不起,男孩子也同样耽误不起,不必强调这个因素”——与不合理因素争辩,是缓解焦虑的一个好方法。
相信那些考试失利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很快走出考试失利的阴影,摆脱焦虑的情绪,恢复往日的自信与乐观,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