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中暑

重症中暑的救治方法

时间 : 2016-03-10 10:59:38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重症中暑的处理救护原则: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虽然中兽类型和病因不同,但救护措施基本相痛。

中暑是指人体处于高气温或伴有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急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重症中暑分为中暑高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

一、重症中暑的症状

1、中暑高热

临床上此型最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汗闭及昏迷。体温可达40℃~42℃,皮肤干燥无汗、脉速、呼吸表浅、烦躁不安、神志渐模糊、昏迷惊厥。严重者发生DIC、肺水肿、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2、中暑衰竭

由于出汗过多,大量水、钠丢失,血液浓缩,导致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出现极度衰弱,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降低、神志不清,体温可正常。

3、中暑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丢失钠盐,未能得到补充,病人因急性低钠血症引起肌肉痉挛。临床上以四肢肌群抽搐和痉挛性疼痛为特点,常有明显脱水、水电平衡紊乱,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4、日射病

头部未戴帽或无遮盖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辐射。患者初感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继则头痛剧烈、呕吐、谵妄、昏迷。头部温度常较体温为高。

二、重症中暑的处理

重症中暑的处理救护原则: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虽然中兽类型和病因不同,但救护措施基本相痛。

1.降温

是抢救束度中暑的关键。高热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大,预后也越差,故需积极、迅速和柯效地采取降温措施降温。

(1)物理降温:可根据高热程度选用:①迅速将病人安置于室混在20℃—25℃之间的空调室内;②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并用加入少量乙醇(5%—10%浓度)的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皮肤;③用4℃—10℃的葡萄糖盐水1000ml给病人灌肠,也可采用育管内灌注冷生理盐水等降温。

(2)药物降温:应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首选氯丙嗪。氯丙嗪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代谢,减少机体产热;阻断交感神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散热;松弛肌肉,防治机体产热增加;降低氧消耗,增加机体对应激的耐受能力等作用。氯丙嗪25—50mg加入葡萄糖盐水500mL内,快速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注完毕。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压的变化。

2.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一般每日总进水量约3000ml,可静脉输入5%的葡萄糖盐水1500—2000ml,但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注意纠正酸中毒,可酌情静脉滴人5%碳酸氢钠200—250mL。

3.其他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脱水。出现心力衰竭用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用肝素、必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点击此处查看周刊--中暑怎样恢复得快?(责任编辑:黄晓春)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重症中暑的救治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中暑疾病

1、血常规,尿常规 ,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