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玻璃体手术的2种常用技术

时间 : 2016-02-26 16:37:02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玻璃体手术的常用技术很多,其中玻璃体腔灌洗技术和内放液技术就是其中两种常用的技术。玻璃体腔灌洗技术适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厉再发性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下出血,内放液技术用于后极部或黄斑裂孔等情况。

玻璃体腔灌洗技术:

此技术仅迟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厉再发性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下出血。一般玻璃体再发出血在术后1—2周内可自行吸收,如大量出血1月内未吸收者,对采用玻璃体胺灌洗技术。

操作要点:

(1)见视网膜前血池的除去。

(2)使用灌洗法时,2个针注吸速度不宜太快。要耐心等待,速度太快可产生液流,造成视网膜损伤。

(3)对视网膜下肤出血或浓厚的渗出,又无视网服裂孔的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可采用视网膜下腔灌洗法,灌注计之间要密切配合操作,反复注吸。

(4)视网膜下腔灌洗法可使脂质和胆固醇类物质冲出,新鲜血有时可凝固,因此不要试图全部冲洗干净。

(5)视网膜下腔灌洗仅用于一些特殊情况。

内放液技术:

用于后极部或黄斑裂孔,无裂孔的视网膜全脱离行气液交换时。

操作要点:

(1)放置双凹角膜接触镜,术者和助手密切配合,注气和放液速度要侵。

(2)放液针(笛针)插入裂ZL边缘即止,避免过深插入损伤脉络膜造成大出血。

(3)放液时网膜下液从裂孔涌出,会使裂孔增大,笛针贴近裂孔、平稳缓慢地放液会减轻这种情况的发生。

(4)也可用切割JJ头直接放在裂孔处,只吸不切,或用20号钩针代替笛针将视网膜下液吸出。

(5)行气—液交换时,术者必须控制好眼内液排出速度,更好地显露视网膜和裂7L。

(6)无裂孔的视网膜脱离,也可在后极部(一般选鼻侧)视网膜上电凝出一小孔,然后行内放液气液交换。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玻璃体手术的2种常...”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