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餐前血糖≥5.6要警惕 测空腹血糖要注意什么?

时间 : 2016-01-22 18:16:55 来源:

[摘要]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也就是说10个人中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血糖往往是反映患者是否成为糖尿病一员的指标之一,因此定时的血糖监控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重视餐前血糖的重要性以及测血糖时的注意事项。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也就是说10个人中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血糖往往是反映患者是否成为糖尿病一员的指标之一,因此定时的血糖监控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重视餐前血糖的重要性以及测血糖时的注意事项。

餐前血糖大于或等于5.6需警惕

专家指出,以前,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才会考虑去看医生,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数值大于7.8就确诊为糖尿病前期;如果大于11.1,则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现在,我们的建议是,餐前血糖大于或等于5.6mmol/L,就要看医生了。专家说,临床上,有的市民尽管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没有达到6.1,但通过糖耐量测试后发现,有的甚至大于11.1,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因此,她提醒,一旦空腹血糖超过5.6,就要引起高度警惕,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排除自己是“后备军”甚至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性。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些糖尿病“后备军”有1/3的血糖可回归正常,还有1/3的会维持,不进也不退,另外1/3依旧会滑向糖尿病,称为糖尿病患者。

测空腹血糖要注意什么?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有的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的时间越长指标越准,也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拖延到第二天上午10时以后才去抽血。

其实,空腹并不是要饿肚子,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这样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这两种假象都会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更值得注意的是饿的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化验室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10时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餐前血糖≥5.6要警...”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