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炎

治疗鼻炎的最佳方法——饮食疗法

时间 : 2015-09-08 15:48:59 来源:久久健康网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让鼻炎患者越来越多。鼻炎如何根治?这是很多鼻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能够很好的缓解鼻炎的不适症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哪些食疗方可以治疗鼻炎呢?

  鼻炎的症状及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一般会出现流鼻涕、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病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哮喘、鼻出血、嗅觉失灵、鼻息肉、失眠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超过1亿,过敏性哮喘的患者近2000万,很多患者对于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过敏性鼻炎偏方、过敏性鼻炎怎么根治等问题很是关心,都表示想通过过敏性鼻炎偏方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1、青苔塞鼻:新鲜青苔适量,洗干净,用纱布包好,备用。使用时将青苔塞入鼻腔,十余小时更换新鲜青苔。若双侧鼻窦炎者应两侧交替使用。

  2、外用蒜液:大蒜(紫皮蒜最佳),洗净,捣烂如泥,过滤取其汁,与生理盐水配成40%大蒜液,或与甘油配成50%大蒜液油。用时以棉卷蘸液涂布鼻腔内,每日3次。主治萎缩性鼻炎

  3、双豆汤:绿豆15克,淡豆豉20克,防风15克,生甘草10克,石菖蒲15克,辛夷10克,西辛3克。水煎,日服1剂。

  4、丝瓜藤炖猪肉:丝瓜藤(取近根部位的)2~3米,瘦猪肉60克,盐少许。将丝瓜藤洗净,切成数段,猪肉切块,同放锅内加水煮汤,临吃时加盐调味。用来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之鼻流浓涕、脑重头痛

  5、川芎炖猪脑:猪脑(或牛、羊脑)2副,川芎、白芷各10克,辛夷花15克。将猪脑剔去红筋,洗净,备用。将川芎等三味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再将药汁倾炖盅内,加入猪脑,隔水炖熟。饮汤吃脑,常用有效。

  6、芝麻油:芝麻油适量,以麻油滴入每侧鼻腔3滴,每日3次。用于治疗各种鼻炎。

  7、辛夷花煮鸡蛋:将辛夷花放入砂锅内,加清水两碗,煎煮至一碗。鸡蛋煮熟去壳,刺小孔十余个。将砂锅置于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常服有效。

  8、羊睾粉:羊睾丸一对,黄酒适量。将羊睾丸洗净,放在瓦片或砂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为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每对羊睾丸日分2次服,用2~3天可见效。

  9、花生米烟熏:小花生米7粒,放干净的白铁罐内,上糊纸封严,纸上开一小孔。将罐放火炉上,埃冒烟以烟熏鼻孔,烟尽为止。每日1次,一个月可愈。

  鼻炎的饮食禁忌:

  1、忌食牛肉、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柑橘汁、玉米、乳制品、蛋、燕麦、牡蛎、花生、鲑鱼、草莓、香瓜、蕃茄、小麦。

  2、忌食冷饮:过冷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

  3、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4、忌食特殊处理或加工精制的食物。

  5、忌食含人工色素的食物:特别是黄色五号色素。

  6、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单钠麸氨酸盐等食物添加物。

  7、动物内脏亦应少食。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10、慎食芹菜、酒酿等发物。

  鼻炎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1、要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早上起来跑步,有助于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2、日常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鱼虾等腥味的食物要少吃。

  3、用手按摩鼻的两侧,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4、用盐水洗鼻可以有效地清洁鼻腔,能调节鼻的湿度和促进鼻腔的血液循环。

  5、要提防感冒,感冒也会容易引发鼻炎的。

  小结:鼻炎患者除了在饮食上控制外,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受凉后要及时服用生姜红糖水等祛寒。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太干燥而引起鼻子不适。

关键词: 鼻炎 鼻炎食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治疗鼻炎的最佳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炎疾病

1.前鼻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鼻粘膜色泽和形状及分泌物性质和存在部位判断鼻炎的类型。急性鼻炎初期粘膜鲜红充血,有粘液性分泌物。慢性鼻炎粘膜暗红,下鼻甲前端有时呈桑堪状,分泌物为粘脓性。变态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