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吡唑酮类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疾病症状)

时间 : 2009-12-08 16:29:12 来源:www.100md.com

[摘要]

疾病症状,吡唑酮类中毒

【概述】

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amidopyrine)、安替比林(antipyrine)、安乃近(analgin)、保太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太松(oxyphenbutazone)等。此类药物中毒多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临床表现】

可出现恶心、呕吐、盗汗、皮疹、粒性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出血、血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肾功能损害,发绀谵妄、惊厥、休克、昏迷等。或有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热等。安替比林较常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小婴儿可因体温过低、虚脱或严重紫绀而致死。保太松还有水、钠、氯潴留作用,导致浮肿、血压升高,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曾有因用治疗剂量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

【治疗说明】

口服本类药物中毒,立即用0.5%活性炭悬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洗胃(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消化道损伤),酌用硫酸钠导泻,保暖,吸氧,必要时用止痉药物,并作静脉补液。保太松中毒时,输液须加慎重,防止液量过多和速度过快,并忌用生理盐水。粒细胞减少时应即输入新鲜血液,加用抗生素,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参考肠原性紫绀症节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换血。
关键词: 中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吡唑酮类中毒(疾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吡唑酮类中毒疾病

粒性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出血、血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肾功能损害。毒物对传导介质的影响有的毒物特别是有机磷化合物,可抑制体内的碱酯酶,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积蓄,引起一系列以乙酰碱为传导介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