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0:26:02 来源:www.yuzhong.gov.cn
羊布氏杆菌病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此病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养羊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尤其以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最为危险,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杆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而且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都含该菌。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生殖器官、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羊性成熟后极易感染此病。本病的症状表现轻微,有的几乎不显任何症状,首先发现的就是流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3~4个月。母羊在流产前精神沉郁,常喜卧,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布氏杆菌病的病变多发生在生殖器官和关节,不影响家畜生命,故不被人重视,易留下后患。剖检可见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有部分附有纤维蛋白或脓液,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本病一般不采取治疗,而采取检疫、淘汰、免疫接种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预防。
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必须严格检疫,对净化的畜群要定期进行检疫,患病的家畜没有治疗价值,应全部淘汰,消灭传染源;若发现流产,应马上隔离流产畜,清理流产胎儿胎衣,对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并尽快做出诊断。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责任编辑phpcms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