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大肠癌

肿瘤医院举办大肠癌综合治疗研讨会

时间 : 2009-12-07 19:32:42 来源:www.fudan.edu.cn

[摘要]

国内外200余位专家及教授出席 专家建议改变不良习惯早防早治大肠癌

校附属肿瘤医院成功举办2009年中美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讨会作者:吴懿俊来源:肿瘤医院宣传拓展部发布时间:2009-10-27小字体中字体大字体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美国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和《中国癌症杂志》共同协办的2009年中美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于10月24-2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报告厅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受到美国著名肿瘤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方面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派出该中心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专程赴会,其中包括世界知名大肠癌化疗专家LeonardSaltz教授、著名大肠外科专家MartinR.Weiser及著名大肠癌放疗专家KarynGoodman教授等。此外,大会还邀请到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科主任万德森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教授,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张苏展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主办方肿瘤医院的从事大肠癌诊疗领域的数位专家共同参会,并做精彩报告。

在两天的会程中,来自国内外200余位大肠癌诊治方面的专家及教授就大肠癌的发病情况、早期诊断、外科治疗、化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推广大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国内大肠癌的诊断治疗水平,改善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大肠癌”在肿瘤中享来有“富贵病”之称,表明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上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资料统计,近几年该院大肠癌手术量连年攀升,2007年该院大肠癌手术量近900例,2008年已突破千例,达到1027例。然而Ⅰ期(早期)检出率低仍是影响大肠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教授说,大肠癌是一个可以预防、早诊早治的恶性肿瘤,然而,由于预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淡漠,如无症状的健康普查在中国还没有成为全民的观念,对肠镜检查带来的痛苦的畏惧使许多人对肠镜检查敬而远之。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病人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便血的症状,却一直自以为是疮,医生建议作肠镜检查,病人却由于害怕肠镜检查而一直未作,等到排便出现困难的时候才不得已去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大肠癌晚期了。这些都导致很多大肠癌不能够被早期发现。在中国,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水平远低于西方国家,国内不足10%的大肠癌患者为Ⅰ期患者,而在美国,Ⅰ期大肠癌患者的比例高达25%。

事实上,大肠癌不是一夜之间生长出来的,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从良性的腺瘤到早期癌再到晚期癌的漫长的过程,腺瘤癌变的过程一般在5-10年。因此,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高热量、低纤维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体育锻炼)以及参加肿瘤的健康筛查对于防治大肠癌至关重要。

其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应成为筛查的重点。蔡三军教授就高危人群的具体标准作出了解释: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史;本人癌症或肠息肉史;或具有以下二项或二项以上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精神刺激史、慢性胆道疾病史。一般对于普通人群检查的开始年龄为50岁,每年检查大便隐血一次,每5年检查纤维结肠镜一次;大肠癌家族史亲属,起始检查年龄为从40岁起;对于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检查应从家族最年轻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减10岁开始检查。

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闵行区卫生局,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开展无症状人群的社区大肠癌筛查,目前为止共筛查12225人,完成肠镜检查1242人,共筛查出大肠癌15例,大肠腺瘤192人,其中早期大肠癌的比例高达66.7%,远高于上海市总体不到10%的早期发现率。这些早期大肠癌病人经过治疗后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远高于中晚期大肠癌病人。通过早期发现大肠腺瘤,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可以阻断这些癌前病变发展成大肠癌的过程,从而取得预防大肠癌发生的效果。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大肠癌的患者,如何开展积极、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也是本次大会讨论的热点。

蔡教授说,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水平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肿瘤的共同规范。然而,在国内大多数医院,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并未贯彻于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依然仅凭一己之力对抗肿瘤,而没有依靠多学科团队的力量去战胜肿瘤。即使在已经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的很多医院,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度仍然只是一种松散的架构,各科之间配合不够紧密。中国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起步较晚,和西方国家相比,在专业优势、学科配合和制度保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相关专业不齐全;治疗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强;临床医师诊治行为缺乏约束机制等。

针对这些现状,肿瘤医院多年来始终积极探索多学科综合治疗途径,并与多家国际知名肿瘤中心如MDAndersonCancrCenter、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开展合作,以期在综合治疗水平方面与国际接轨。根据蔡三军教授总结的该院从1999~2004年收治的844例接受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总体5年生存率达75%,其中I期94.3%、II期84.5%、III期62.9%,已达国际水平。此外,肿瘤医院大肠癌年放疗数已余300例,技术上做到精确定位;大肠癌化疗方案参展国际标准,做到规范、严谨。

相关文章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验证码: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肿瘤医院举办大肠...”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大肠癌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中大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1.便潜血试验 由于大肠癌常...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