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6:07:03 来源:www.qywy.net
胆囊癌的治疗原则 1.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1)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由于是在术后确诊,..
胆囊癌的治疗原则
1.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1)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若术后病理切片发现癌肿仅侵犯至粘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的淋巴转移首先累及胆囊三角及沿胆总管分布之淋巴结而位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由于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故较早发生上述淋巴结转移。胆囊颈癌肿术后复发率也显著高于胆囊体底部癌肿组。因此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隐匿性胆囊癌,无论其侵犯至胆囊壁的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性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手术
(2)胆囊癌的根治手术;由于胆囊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不是早期据大宗病例分析,能获根治性切除的胆囊癌只占23%左右。总体上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故有些外科医生对胆囊癌的治疗持悲观态度。近年来,由于对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开展术后5年生存率已有显著的提高。根治术的范围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肝脏一般切除胆囊床周围3厘米左右。淋巴结清扫根据其汇流途径和转移情况而定。一般清扫至转移淋巴结的下一站淋巴结早期胆囊癌只要切除胆囊淋巴结,但大多数可切除的胆囊癌应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必要时还应清扫胰十二指肠上胰头后淋巴结。
(3)晚期胆囊癌的姑息性手术: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胆囊癌病例手术原则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晚期胆囊癌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癌肿侵犯胆道系统所导致的阻塞性黄胆手术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内引流方法有胆管空肠吻合术等,但由于局部癌肿浸润往往较深尤其是伴有肝门部浸润者,胆肠内引流术常不易进行。对此类病人可行架桥内引流术。对于全身情况极差的病例,也可行置管外引流术对于肝门部侵犯严重而无法行上述手术者,可采用刮吸法切开右肝,寻找右肝的扩张肝管以便行置管引流。
2.放疗:仅做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手术后或已无法切除的病例Todoroki报告胆囊癌病灶切除加放疗的3年存活率为10.1%,而未加放疗者为0.一般放射剂量为40~50GY术中放射即在切除病灶后,采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给20~30GY的放射量。
3.化疗:胆囊癌对各种化疗药物均不敏感很难观察其疗效,多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ADM5-FU、MMC等。(六)预后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甚低约2%~5%;80%以上的病人可死于1年之内。如胆囊癌仅侵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作胆囊切除术的预后较好有人报道此组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40%~64%.故预后好坏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胆囊癌放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胆囊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手术根治切除率较低,行扩大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主张手术合并放射治疗。胆囊癌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手术加放疗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1.术中内照射 对于Nevein氏分期Ⅴ期,姑息手术行术中内照射治疗(IORT)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肝切缘,肝、十二指韧带可能残存的癌灶,术中一次照射剂量为20~30Gy,BOSSee报道放射治疗后能解除疼痛减轻黄疸。 2.术后行体外照射 适用于胆囊癌根治术后或姑息切除术后,以及手术不能切除者。总量为30~50Gy,共3~4周进行。照射范围为肿瘤原发部位和肝门附近。Todoroki报道对于晚期胆囊癌,胆囊切除加放疗患者,3年累计生存率为10.1%,对照组为O。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胆囊癌病人,Wahobo主张给予大剂量放疗,用量70Gy,7~8周内完成,可能延长生存期。如在照射中黄疸加深,或持续性能疼痛,或B超检查病变较前发展,即认为放射治疗无效,应终止照射。腹腔镜手术用于胆囊癌治疗的效果1期肺癌症状淋巴瘤、淋巴癌淋巴癌症早期信预防癌症发病的癌症患者的饮食癌症的自然运动癌症病人的心理宫颈癌是可以预多数有乳腺癌家有其他癌症史的2004年六大癌症预持续胃灼热可能有效预防癌症饮预防癌症的十条铲除“肥”根将癌症治疗方法癌症诊断癌症病因癌症分期癌症晚期症状
据韩国研究人员报道,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首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韩国汉城St.Mary’s医院的EungKookKim博士及其同事回顾性研究了31例术后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最初均行腹腔镜手术。 研究人员指出,在31例患者中,10例为pT1a期肿瘤。他们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未出现复发。另9例为pT1b期肿瘤。其中3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2例出现复发。另外,1例开腹手术的患者具有胆囊淋巴结浸润。 7例患者为pT2期肿瘤。其中4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3例出现复发。2例患者为pT3期肿瘤。他们全部转为开腹手术,并且都出现复发。 研究人员指出,pT4期肿瘤患者只能够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或姑息性腹腔镜手术。他们发现,pT1a期、pT1b期和pT2期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68%。 Kim博士建议,当术前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可首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重要的是,术中应开放息肉病变的所有标本并行冰冻切片活检。 他认为,当证实为pT1a期病变时,完全可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如果发现pT1b期或更晚期的的病变,就应将手术转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标题:胆囊癌治疗)
0顶一下【大中小】【打印】【繁体】【投稿】【收藏】【推荐】【举报】【关闭】【返回顶部】[上一篇]胆囊癌肝转移[下一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