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病机制:林可霉素又称洁霉素,其作用机理属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作用部位在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基上。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由于其价格低廉,又不需做皮试,故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中小、基层医院已作为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重视程度提高,近年来有关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现有资料提示,林可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的
低钾血症。[1]郝林军等报道洁霉素致低钾型
周期性麻痹5例,因上
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洁霉素,剂量30~40mg/kg,用药0.5~2.0小时内发病。其中3例有类似用药史及发病史2次,另2例均有1次类似的用药史及发病史。5例均为单一输用洁霉素后出现低钾周期性麻痹。[2]李鸣凤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上也曾有相似6例报道。[3]林可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类据研究主要可能是它们与肾小管细胞受体酸性磷脂结合,改变了细胞膜磷脂代谢而影响了细胞膜对阳离子(钾)的通透性,使钾排出增多。
从地塞米松的作用机理来看,地塞米松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由于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盐皮质激素受体在肾脏的远端小管起始部和皮质部集合小管的主细胞结构十分相似,它们均可分别与糖或盐皮质激素相互结合。当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其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率也相应增加,从而因为置换作用导致血液中盐皮质激素的升高,产生保钠排钾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肾脏具有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它可以阻碍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相互结合,所以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的影响较弱,仅有轻度的潴钠和排钾作用。此外由于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肾小球滤过和拮抗利尿的作用,可以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在使尿量增加的同时,使体内的钾离子大量流失,造成血钾的降低。因此若长期使用该类药,可以导致
低血钾。
由于致病药物、低钾血症形成时间的长短及伴随的情况如脱水,其它电解质紊乱、体液pH改变与组织器官缺氧等情况的不同,药源性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若低钾血症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则临床症状出现迅速且严重,有的甚至发生猝死,已有药源性低钾血症引起死亡的报道(甘珀酸钠、阿米卡星)。皮质激素正常剂量反复或长期使用、大剂量使用或与同类药物合用发生低钾血症比较常见,又如与其他潜在致低钾血症的药物(葡萄糖、胰岛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阿米卡星、青霉素、利尿剂、复方甘草合剂等)合用则更易发生。
4.防范措施:
为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基层医院和私人诊所的有效监管,提醒基层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因为皮试问题滥用林可霉素和糖皮质激素,加强临床用药监护,尤其是对血清钾的监测。鉴于林可霉素能诱发低钾血症,尤其是和地塞米松联用时可导致严重的低钾血症,临床应用时要合理联用药物,避免与其他潜在致低钾血症的药物联用,如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阿米卡星等。在抢救休克合并低钾血症时即使患者无尿也要适当早期补钾。严格遵循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避免超量、过速静脉滴注,需要联合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并给予及时补钾。
1郝林军王雪梅洁霉素致低钾型周期性麻痹5例包头医学2000年03期
2李鸣凤等林可霉素静滴致四肢
无力伴低血钾6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年7卷6期
3王家珍等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