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electricinjury拚音DIANJISHANG别名触电,中医:电击伤(中医)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电击伤,意外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电击伤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静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停止。高电压还可造成电灼伤。闪电损伤属于高电压损伤范畴。中医释名以电流造成脑、心脉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电击伤的程度不一,预后也不一致,轻者仅有局部麻木或震颤,不足为害;重者呼吸心搏骤停;遭受雷击者常立即死亡,体表亦被烧焦。西医病因本病是电击伤指身体某部分接触电源,或为雷雨时闪电直接击中人体所致。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器官生物电节律周期障碍,电流使肌细胞膜去极化引起肌肉收缩,交流电可发生持续性肌肉抽搐,使人难以挣脱电源。中医病机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1.有触电或被雷电击中依据。
2.轻者尖叫,惊恐,面白,
头晕,心悸,软弱无力;重者抽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神志模糊,昏迷,脉微,甚至立即死亡。
3.触电局部水泡,坏死,炭化,有二处以上创口(1个进口,1个或几个出口),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呼吸停止,可伴有肢体
瘫痪、出血、骨折等创伤合并症。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电击伤的诊断依靠有电源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并不困难。但应警惕患者触电后初起症状较轻,而1h后症状突然加剧,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并要识别触电后心跳和呼吸极其微弱的“假死状态”。因此对触电患者不要轻易放弃观察和抢救。发病病史症状体征轻者接触电源局部有麻木、刺痛;稍重有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和惊慌。25―50mA电流通过心脏即引起心
室颤动或心脏停搏。50―60Hz频率的交流电,易落在心脏应激期能引起心室颤动。100mA以上的电流通过脑部,特别是脑干,使呼吸迅速停止。
电灼伤常发生在高电压的体外电弧或组织内电能量释放的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可高达2000―4000℃。闪电一瞬间的温度可超过l0000℃以上,数千度高热迅速引起局部组织灼伤和炭化。入口处的灼伤较出口处严重。肢体软组织大块被电灼伤后,局部组织水肿可压迫血管和附近小营养血管闭塞,引起局部组织和远端肢体缺血和坏死。大块肌肉坏死出现肌球蛋白血症,并可并发急性
肾功能衰竭。
电击伤后还可出现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病、侧束硬化症、肢体
单瘫或偏瘫以及周围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少数患者由于肌肉强烈收缩和抽搐引起四肢关节脱位和骨折。体检电诊断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搏停止等。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个别受高电压击伤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肠穿孔、肝脏损伤伴有凝血机制障碍和性格改变等。西医治疗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等绝缘物将患者与电源分开。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肾上腺素在触电时一般禁忌应用,但心肺确已停止若无其他起搏手段,可慎用之。复苏后应进行心脏监护、纠正心律失常、高钾、缺氧。高电压电灼伤的肢体,因局部组织有严重水肿和小营养血管内血栓所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和坏死现象时,应及时考虑作筋膜松解术或截肢术。
1.切断电源,应分秒必争,以尽快的速度使患者脱离电源。
2.对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而心跳存在者,应:
(1)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应气管插管后,用正负压呼吸器维持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左右,必须长时间(6小时以上)地坚持行人工呼吸,至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3)注射呼吸兴奋剂,可拉明0.375%~0.75%,洛贝林3~6mg,回苏灵8mg静脉注射。
3.心脏停止搏动者,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每分钟70~80次,同时配合人工呼吸。心室颤者以1:1000肾上腺素或利多卡因100mg,有条件者使用电击除颤。
4.对症治疗
(1)对昏迷、头痛等症,可用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脱水治疗。
(2)血压下降时,用间羟胺等升压药物。
(3)代谢性酸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适量静脉注射,加以纠正。
(4)应用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感染。
(5)加强支持疗法,补充充足的营养。
(6)处理电灼伤创面,进行消毒包扎,或清创处理。
(7)及时治疗外伤、骨折等并发症。中医治疗中药针灸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百会。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用电知识。雷雨时避免在野外或躲在大树下。火警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