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0:27:52 来源:www.cnmianyi.com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发病开始双脚没有力气,活动不灵,麻木,腓骨肌开始萎缩,后慢慢扩展至骨间肌、小腿屈肌,最后累及大腿下三分之一肌肉,但其上部完全正常,形成“鹤腿”或倒置的酒瓶样畸形。萎缩肌肉能有肌束震颤。跟腱反射早期减弱或消失。因为足背屈无力多是马蹄内翻畸形。 后面手部出现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但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肢体远端呈套式感觉减退,多有肿胀、紫绀、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偶见视神经萎缩,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和三叉神经痛。 事件相关电位它们的主要应用范围: 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 一 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 二 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 三 神经的再生能力; 四 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五 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 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肌电诱发电位仪所开展的项目: 一 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二 事件相关电位。 三 肌电图。 四 诱发电位,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和上、下肢体感诱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