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多胎

为生多胞胎吞下“多胎丸” 对大人小孩都有严重危害

时间 : 2009-12-06 19:26:24 来源:www.med66.com

[摘要]

  多胞胎增加,隐患重重。(资料图片)

  吞药“预订”多胞胎,等于赌命

  “多胎丸”在网上滥卖,专家指出盲目服用可能导致真正的不孕症,而且服药后的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很高。

  被民间当成生子“秘方”、俗称为“多仔丸”或“多胎丸”的神秘药丸,在医学界并不神秘,它们属于“促排卵药物”,包括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等促排卵类处方药。而记者最近在网上发现有人公然出售“多胎丸”。从购买记录和买家留言来看,该卖家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网上销售此类药物的。记者尝试通过网上聊天与卖家进行沟通,卖家信誓旦旦地称自己的药“没什么副作用,不会有不良反应”,还说“一直都有很多人要”。

  “多胎丸”真如卖家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吗?多胞胎对一个家庭来说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医学专家。

  医生的说法是,一般育龄妇女每月只能排出一个卵子,服用促排卵药物后可以促使一次排出多个,如果这些卵子同时受精,就会怀上双胞胎或多胞胎。但单纯以多胎为目的滥服促排卵药物,排出的卵泡数无法控制,且服用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这个严重后果,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医生表示,想当妈妈的,如果盲目服用“多仔丸”,可能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使雌激素明显上升,引发代谢异常,甚至出现胸水、腹水、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因为颅内血栓导致成为植物人。

  多胞胎增多是祸不是福

  在我市一家大医院的新生儿科,住着一对刚从鬼门关救回来的双胞胎男孩,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待了32周就急匆匆地来到人世,生下来时,一个重1.6公斤,一个重1.8公斤,呼吸中枢和肺部发育都很不成熟,频繁出现呼吸暂停,一个孩子还出现了颅内出血,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医院当即下发病危通知书。

  经过医护人员艰苦的抢救,两个孩子的性命总算是保住了。但是,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新生儿科主任庄德义仍有些后怕,“近年来我们收治了不少多胞胎,刚送进来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即便最后救回来,也可能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啊。”

  而此前,记者曾在这家医院的新生儿科同时见到过3对双胞胎和1例三胞胎共9位新生儿,几乎占到当时重症监护室里新生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多胞胎增多,医生普遍表示担忧。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邱娜璇说,多胎妊娠主要与遗传有关,医学资料统计表明,人类自然多胞胎发生的近似定律为1比89的(N-1)次方,N为多胞胎的个数。也就是说,人类每89次妊娠中,可有一次双胞胎;每89×89次妊娠中可有一次三胞胎,依此类推,89×89×89次妊娠中可有一次四胞胎……可是,近年来该院多胞胎率明显高于这一概率:第一医院妇产科平均每年收治分娩产妇2000多例,其中双胎有近40对,三胎每年也有三四例;今年前5个月收治分娩产妇1100多例,多胞胎已有25对。在我市其他几家大医院,多胞胎分娩率也有增高趋势。

  生育多胞胎对母亲的健康损害也很大,医生说,多胎妊娠本身就是高危妊娠,发生妊娠严重并发症是正常产妇的数倍。

  滥用“多胎丸”母子都危险

  医学专家认为,多胞胎频频出现,与人为因素不无关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这类药物一般用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邱娜璇解释,女性一般每月只能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若女性无排卵,则会不孕。服用促排卵药物后可能一次排出多个卵子,如果这些卵子都受精,就可产生多胞胎。在正规医院,医生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后才能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服用该药物。在我国现行计生政策下,有人却将促排卵药物作为一次性获得多个孩子的手段,私自滥用促排卵药物。

  国家卫生部已明确规定,禁止以多胎妊娠为目的应用促排卵药物。卫生部官员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非不孕症患者私自服用促排卵药物是在进行一个非常愚蠢而危险的游戏。因为多胞胎对母亲和胎儿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专家指出,所有的促排卵药都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监控指导下服用。有的人吃了根本无效,有的人则会过多排卵,其中有些人甚至可排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有的会引起不孕,严重的会导致血尿、腹水、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多种严重后果。个别医疗机构和药店在利益驱使下,夸大药效而不谈危害,造成人们认识上的错觉。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为生多胞胎吞下“...”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多胎疾病

(1)B型超声检查:是目前确诊多胎妊娠的最主要方法,应用B型超声显像仪经腹检查,早在孕6周时,即可显示着床在宫内不同部位的胚囊个数,每个胚囊与周围蜕膜组成具有双环特征的液性光环,至孕7周末以后,胚芽内出现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