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3:27:23 来源:www.xici.net
.病逝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6月5日07:05分
.病逝地点:北京
.病逝原因:淋巴癌扩散
.享年:48岁
.病症全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首次被报时间:2008年9月
我们知道恶性淋巴瘤也是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这种病往发生在年轻、壮年,对劳动力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特别的重视,发病的年龄是20岁到40岁的青壮年比较多见平均死亡年龄都大大低于45岁,到底什么是淋巴瘤呢?
淋巴瘤有两种,一种叫霍奇金淋巴瘤,还有一种叫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较平稳,某些地区发病率还有些下降,但是临床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持续增加的,不光在中国,在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淋巴癌常见于年轻、壮年的这段年龄
从很小的儿童到很大年龄的老人都可以发生淋巴系统的肿瘤,因为淋巴系统是人很重要的免疫器官,20岁?40岁是人的青壮年时期,淋巴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出现肿瘤的病人相对就比较多。
淋巴瘤发病速度增长快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它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免疫细胞恶变有关,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一些病毒的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肝炎病毒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病毒等。
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在亚洲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远高于霍奇金氏病,大约为9:1,由于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一般谈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高发年龄为45~60岁。
确认亚型、选对初治方案是关键
临床医师和患者在淋巴瘤的诊治过程中需要始终明确三方面内容: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淋巴瘤的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诊断方面,随着免疫学、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的广泛应用,使得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不仅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能更加详细、准确地区分出各种亚型的淋巴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类原则,非霍奇金淋巴瘤细分为约30余种亚型,有的病情进展较慢,有的则来势凶猛,不同亚型治疗方法并不一样。
由于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均不相同,因此,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朱军教授强调:“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亚型、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而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痛苦较轻的操作,是淋巴瘤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如果病人确诊后,就能尽快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尽量地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免疫化疗――淋巴瘤患者的新希望
北京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指出,确诊患了淋巴瘤不必害怕。大量临床试验证实,50%~60%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疗可以被治愈,疾病能否治愈的关键是首次治疗是否成功。
淋巴瘤的治疗策略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开展,淋巴瘤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由于美罗华与传统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常常两者联合应用,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案为R-CHOP方案(包括美罗华、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
根据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应用,以美罗华为基础的免疫化疗是目前恶性淋巴瘤部分亚型中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在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6至8个疗程的R-CHOP方案化疗,可使近80%的病人获得治疗反应。其中在早期病人中,小于60岁的患者,治愈率接近70%,即使年龄大于60岁,早期病人亦有近50%的治愈率。而在晚期或上述国际预后指数不良因素大于2个的病人中,则主张先予以6个疗程的R-CHOP方案化疗,年轻病人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老年病人可再接受2个疗程单独美罗华的治疗。
据称罗京去世前,进行了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到底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专家将为您详细解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
主持人:刚才几位专家在谈到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比如难治的或者说复发的淋巴瘤可能会用到一些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请石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因为有很多人可能觉得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比较高科技的方法,比较神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我出门诊的时候经常有病人问到这个问题,觉得是非常高科技的、神秘的治疗办法。首先说一下,什么叫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刚刚几位专家都已经介绍了,在我们治疗过程当中化疗药物的剂量的大小,和病人的淋巴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淋巴瘤是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就是说化疗药物我们给得越多,病人的治疗效果,按理说应该越好了,但是这个药物不能无限制的往上增加剂量,还有副作用呢,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对骨髓里头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造血功能的抑制,同时还有消化道的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包括还有肝肾功能的损害等等。
是药三分毒,不可能无限制的把剂量增加上去,增加到一定的时候再增加就要出风险了。病人出现最常见的,或者最早出现的毒副反应,就是造血干细胞的抑制,血红素的减少、血红蛋白的下降。这样在造血功能抑制,这是一个剂量水平,如果再增加一个剂量水平的话,可能肝功能、肾功能就不行了,接受不了的,我们这个时候怎么样能够把病人造血功能保持的情况下,同时其他脏器的功能还不受到大的损伤,这样的剂量水平下比我们常规的剂量水平,就是没有造血功能严重抑制的水平,效果肯定是有提高的,这个做了很多很多临床前的实验,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国外和我们国内一直在延用一种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治疗模式,我们叫做高剂量的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什么意思呢?我把化疗药物强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更好的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为了保护病人的造血功能,不被化疗药物全部杀掉,不把造血功能全部杀死掉,我们事先在治疗之前把造血干细胞采出体外,然后进行化疗。化疗以后即使把这个功能摧毁了,也不怕,因为我有他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再输回去,这样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提高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我采取了保护措施,把病人的造血干细胞保护好了,再输回去,所以特别强剂量的化疗给病人带来的摧毁性的打击就避免了,一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药物的剂量强度,同时保护了病人的造血功能,使这个治疗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这个在过去几十年当中,这个技术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技术。
在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要明确四点
主持人:于教授应该在这方面也是研究比较多,刚刚石院长介绍以后,我们觉得是不是安全性、操作性要求非常高,有没有一些注意的方面?
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于力教授:对病人来讲,患了“淋巴瘤”以后可能最关心的下一步到底采取哪些治疗,关于是否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病人肯定是关心的问题,所以从病人角度我想说一下几点。第一,首先考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因为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就像刚刚大家说到的,晚期的、治疗效果的不好的、或者复发的,这类病人才考虑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第二点,要从病人身体上来考虑,比方说病人的年龄、病人的肝脏、肾脏、心脏能不能耐受移植,以前我们都是60岁以下考虑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最近一些年年龄逐渐在提高,可以提高到65岁,但是还要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
第三个要考虑的,病人要选择好的医生、好的医院,这可能对病人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因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要选择的不好医生和院长可能和一些大的医院、有名的专家做的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的治疗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建议病人找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
再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经费,因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经费是要贵的,所以在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之前,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经费是否有医保,哪些药物在医保范围之内,自己需要花多少钱,所以这个也要考虑一下。最后一点,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移植前找好的医生,找自己经管的医生或者高级的负责医生详细的了解整个移植过程、风险的估计、愈后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你还在为买合适的保险烦恼吗?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