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2:32:13 来源:bing.yaofangwang.com
房室传导阻滞,介绍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介绍房室传导阻滞相关药物。
症状描述及临床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膜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心房向心室传播过程中传导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不能下传的现象,临床上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①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对血流动力学并无不良影响,临床听诊,除第一心音较低钝外,并无其他特殊体征,诊断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但小儿P-R间期延长,直立或运动后可使P-R间期缩短至正常。此种情况说明P-R间期延长与迷走神经的张力过高有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基本心脏病变以及由传导阻滞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心室率过缓时可引起胸闷、心悸,甚至产生眩晕和晕厥。听诊时除原有心脏疾患所产生的听诊改变外,尚可发现心律不齐,脱漏搏动。莫氏Ⅰ型比Ⅱ型为常见,但第Ⅱ型的预后则比较严重,容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阿-斯综合征。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当心室率过缓、心脏搏出量减少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预后与心脏的基本病变有关。由心肌炎引起者最后完全恢复;当阻滞位于房室束远端,有QRS波增宽者预后较严重。可能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小儿并无主诉,获得性者以及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者病情较重,因心搏出量减少而自觉乏力、眩晕、活动时气短。最严重的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小儿知觉丧失,甚至发生死亡。某些小儿则表现为心力衰竭以及对应激状态的耐受能力降低。体格检查时脉率缓慢而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有时可闻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绝大多数患儿心底部可听到Ⅰ-Ⅱ级喷射性杂音,为心脏每次搏出量增加引起的半月瓣相对狭窄所致。由于经过房室瓣的血量也增加,所以可闻及舒张中期杂音。X线检查发现不伴有其他心脏疾患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中60%患儿亦有心脏增大。相关治疗:1、I度房室传导阻滞基本上无需特殊治疗;2、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相关药物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相关药物有:阿托品、麻黄素、异丙嗪肾上腺素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