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处理 2006年第4卷第5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时间 : 2009-12-06 01:29:18 来源:www.39kf.com

[摘要]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处理属于2006年第4卷第5期栏目,主要讲述了宫颈癌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并发症,其中以直肠并发症最为常见。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宫颈癌病人805例,发生放射性

  宫颈癌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可分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易加重放射损伤。

  1资料与方法

  1.1

  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宫颈癌病人805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共57例,发生率仅为7.08%,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因此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无一例重度远期并发症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也比较低。

  1.2放射性直肠炎病变分度

  放射性直肠炎多发生在放疗后6~12水肿,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2)中度: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者;(3)重度:肠管有明显狭窄,肠梗阻、肠穿孔需手术治疗或直肠阴道瘘形成者[1]。一般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0%~20%,瘘的发生率为1%~5%[2]。

  1.3方法

  对于放射性直肠炎,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阿片酊、颠茄酊、三七粉等药物保留灌肠。我院已经发生直肠炎的57例患者,均为轻至中度,就诊症状:放射治疗后6~12个月~1年出现下坠、便血、里急后重、下腹不适、轻微腹痛、黏液血便等症状,我院采用的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与传统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方法:甲硝唑250ml、庆大霉素16万u、氟美松5mg、东莨菪碱10mg、2%利多卡因10ml加盐水至500ml,每晚睡前100ml保留灌肠,待完全缓解后暂停用药,但最长疗程不超过6个月。

  我院57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经过上述方法连续治疗,一般1周左右见效,20天左右下坠、出血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左右完全缓解。经过随访,到目前为止患者无腹痛、下坠以及出血症状发生,也没有直肠狭窄、瘘等重症直肠炎情况发生。对于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如形成瘘、直肠狭窄等,则需要手术治疗,严重者需要横结肠造瘘术,我院近期无此类病例发生。

  合理的预防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我院采用科学的放疗计划、积极治疗宫颈癌伴随炎症、有效的阴道填塞以及热疗增敏,使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仅为7.08%,远比相关文献报道的低。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出血等症状,单纯用止血的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常规的抗炎、解痉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对于我院上述57例患者,在积极采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出现的轻至中度放射性直肠炎,以抗炎为主、解痉为辅,在没有应用止血药物的情况下,局部保留灌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治疗史,结合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701.

  2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920-1921.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承德,承德市肿瘤医院妇科

  (编辑:宋青)

  【中图分类号】R574.63

  宫颈癌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并发症,其中以直肠并发症最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阴道狭小、腔内放射源位置不当、子宫过于前倾或后倾、放射剂量过高等。此外,年龄因素、既往盆腔炎史以及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易加重放射损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宫颈癌病人805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共57例,发生率仅为7.08%,这与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密切关系。主要的预防措施是:(1)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直肠、膀胱是宫颈癌放射治疗最常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器官,直肠、膀胱与阴道间隔不过5mm,其受量是放疗计划设计、治疗方式、治疗实施时的重要参考因素。我院治疗宫颈癌使用体外照射与腔内近距离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采用模拟机定位。体外放疗30Gy后挡铅,加量至总量45~50Gy,每周5次,每次180~200Gy,于挡铅开始时同时进行腔内放疗,每周1次,每次7Gy,共6次。如果宫颈癌外生型瘤体较大,可于开始放疗时给腔内10~12Gy消瘤量放疗,但这种治疗最多不超过2次。每次放疗前一定要嘱患者排空膀胱和直肠,进行腔内放疗时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阴道填塞时尽量将直肠和膀胱推开,同时要充分考虑危险器官吸收剂量与A点剂量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直肠、膀胱损伤。(2)积极治疗宫颈癌的伴随炎症,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在治疗宫颈癌的同时,每次放疗前对患者进行热疗增敏,一方面治疗炎症,另一方面加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因此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无一例重度远期并发症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也比较低。

  1.2放射性直肠炎病变分度

  放射性直肠炎多发生在放疗后6~12个月内,按直肠病变程度分为3度:(1)轻度: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壁黏膜充血、水肿,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2)中度: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者;(3)重度:肠管有明显狭窄,肠梗阻、肠穿孔需手术治疗或直肠阴道瘘形成者[1]。一般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0%~20%,瘘的发生率为1%~5%[2]。

  1.3方法

  对于放射性直肠炎,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阿片酊、颠茄酊、三七粉等药物保留灌肠。我院已经发生直肠炎的57例患者,均为轻至中度,就诊症状:放射治疗后6~12个月~1年出现下坠、便血、里急后重、下腹不适、轻微腹痛、黏液血便等症状,我院采用的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与传统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方法:甲硝唑250ml、庆大霉素16万u、氟美松5mg、东莨菪碱10mg、2%利多卡因10ml加盐水至500ml,每晚睡前100ml保留灌肠,待完全缓解后暂停用药,但最长疗程不超过6个月。

  我院57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经过上述方法连续治疗,一般1周左右见效,20天左右下坠、出血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左右完全缓解。经过随访,到目前为止患者无腹痛、下坠以及出血症状发生,也没有直肠狭窄、瘘等重症直肠炎情况发生。对于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如形成瘘、直肠狭窄等,则需要手术治疗,严重者需要横结肠造瘘术,我院近期无此类病例发生。

  合理的预防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我院采用科学的放疗计划、积极治疗宫颈癌伴随炎症、有效的阴道填塞以及热疗增敏,使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仅为7.08%,远比相关文献报道的低。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出血等症状,单纯用止血的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常规的抗炎、解痉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对于我院上述57例患者,在积极采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出现的轻至中度放射性直肠炎,以抗炎为主、解痉为辅,在没有应用止血药物的情况下,局部保留灌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治疗史,结合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701.

  2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920-1921.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承德,承德市肿瘤医院妇科

  (编辑:宋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放射性直肠炎的预...”相似的文章

更多>>

放射性肠炎疾病

钡剂检查小肠,可见病变常以回肠末端为主,充钡时,可见管腔不规则狭窄,并因粘连而牵拉成角,形成芒刺样阴影,肠壁增厚,肠曲间距增宽,也可见肠腔结节样充盈缺损,与炎性肠病相似,排空时小肠正常羽毛状粘膜纹消失...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