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3:18:50 来源:www.studa.net
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中医学认为,放射性肺炎的病机以热毒、阴虚、瘀血为主,治疗中采用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活血化瘀等法,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随着对本病病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现代先进实验方法的参与,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强大优势。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热毒瘀血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正常组织受到照射损伤而出现的炎症反应,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及严重性与肺受照体积、照射剂量、照射部位、是否合并化疗、临床分型、有无慢性肺病史、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肺痿等范畴,临床上可见咳嗽、气急、胸闷、呼吸困难、低热等症状。如不有效控制,则会出现慢性肺纤维化。西医多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加激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优势明显。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以下两种机制[1]:①传统放射性肺炎学说。该学说认为辐射造成照射局部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肺纤维化,其组织学改变为小血管及肺Ⅱ型细胞损伤。②播散性放射性肺炎学说。该学说认为,放射性肺炎是由免疫介导产生双侧淋巴细胞肺泡炎和局部放射野外的反应。其病理学基础是由于电力辐射产生自由基,损伤了细胞膜和染色体的DNA,导致细胞功能不良和死亡。 祖国医学认为,放射性肺炎症状大致类属于中医咳嗽、肺痿等范畴。其外因是放射线照射,内因是正气不足,瘀血内结,其病机要点为热毒、阴虚、瘀血。从中医观点看,射线为热毒之邪,最易耗伤人体正气和阴血。正虚则邪盛,阴亏则脉络失濡,而致肺热叶焦,失于清肃,气逆于上。热毒壅滞则气血不畅,热毒伤阴则津亏血滞,气虚则血行不畅,均可致血瘀。而肿瘤病人本身亦正气不足,瘀血内结,后期邪热损伤肺脏络脉,热毒内蕴,耗竭肺阴,毒瘀互结则致慢性纤维化的形成。
2中医药治疗
2.1润肺养阴活血法
沈玫等认为慢性纤维化形成是邪热损伤肺脏络脉,热毒内蕴,耗竭肺阴,痰瘀互结所致,“痰、瘀”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患者多表现为气阴两虚,肺、肝、肾三脏受损。根据“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临床治疗不可急于攻逐瘀血、软坚散结,而应侧重于滋养肺肾之阴、调和肝肾精血,同时酌情予以破血逐瘀散结。其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慢性放射性肺炎23例。基本方:百合、生地、熟地、当归、阿胶(烊)、紫菀、川贝母、知母、麦冬、玄参、制大黄、桃仁、虫、僵蚕各10g,生甘草6g。结果:显效4例,有效8例,稳定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13%。阎定伦[3]等用加味百合知柏汤(百部、百合、知母、黄柏、沙参、麦冬、莱菔子、牡丹皮、生黄芪、白芥子各10g,伸筋草20g,山药20g,白茅根30g,谷芽、麦芽各30g)治疗放射性肺炎38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杨舒瑾用麦门冬汤加减,张树美等用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活血化瘀法
陈不尤[4]认为本病治疗应以非特异性抗炎、疏通微循环、抗凝抗纤维化为方针。国内已有抗纤维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如“强肝软坚汤”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同理推测抗肺纤维化亦应治以活血化瘀。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放射性肺炎18例,其基本方为黄芪、女贞子、当归、香附、红花、丹参、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瓜蒌、百部、杏仁、紫金牛等,有效率为83.33%,复发转移率为0.00%;对照组以激素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14例,有效率为64.28%,复发转移率为42.86%。结果表明,中药不但具有确切的抗放射性肺炎的作用,而且由于中药治疗兼顾全身扶正,增强免疫,因而能减少和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较激素治疗更具优越性。
2.3清热解毒平喘法
刘鲁明[5]等认为,治疗放射性肺炎用药应采用清热宣肺、平喘止咳,解毒化痰之法。其采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治疗,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生石膏清泄肺热,杏仁和甘草助麻黄平喘止咳,配以黄芩、蚤休,浙贝母等清热解毒。结果提示,以麻杏石甘汤为主的中药治疗组显效有效率达90.9%,明显优于西药对症治疗组(P=0.0002),治疗后显效时间也明显比西药对症治疗组短(P=0.005)。说明中药对放射性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并进一步加以研究。
2.4宣肺止咳散结法
郑荣辉[6]认为,放疗后可导致肺燥津伤,故本病类属于中医“燥咳”范畴。用加味止嗽散治疗放射性肺炎26例。基本方:前胡15g,桔梗10g,生甘草10g,紫菀15g,百部20g,麦冬20g,玉竹15g,瓜蒌15g,陈皮10g,款冬花15g。治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止嗽散出于《医学心悟》,书中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论及此方时说:“盖肺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取止嗽散加味正合本病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润燥化痰、宣肺止咳之功效而有利于放射性肺炎的治疗。
2.5解毒散结润肺法
马桂香[7]等认为,放射性肺炎的病机为放射线作为外来热毒之邪,进入体内,损伤正气,灼耗肺阴,脉络失濡,肺失宣降,表现为干咳少痰,胸闷气短,有时胸痛,严重者病可及心,出现喘脱。治疗时应以解毒散结润肺为主,益气化痰止咳为辅。基本方:太子参、沙参、鱼腥草、紫草、白僵蚕各30g,川贝母、生甘草、牡丹皮各10g,炙款冬花4g;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注射液5g,1次/d,同时口服强的松片40mg/d,4次分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54.54%(P<0.01),有显著性差异。王东芳[8]等用三根二花汤(芦根30g,板蓝根20g,山豆根、金银花、丝瓜络、橘络、生地黄、百部各15g,北沙参、丹参、白花蛇舌草、款冬花、川芎各12g,生甘草6g)加减治疗放射性肺炎60例,临床痊愈4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0例,临床治愈率71.6%,总有效率100%。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