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0:59:18 来源:www.clinixoft.com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肺曲菌病PulmonaryaspergillosisPulmonaryaspergillosisB44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曲霉菌又称弗状菌,属丝状霉菌,多为寄生性,自然界中到处存在。致病菌以烟曲菌最常见,其次是黄曲菌、黑曲菌、土曲菌、小巢型曲霉菌等。人们吸入曲菌孢子是不可避免的,上呼吸道也常有曲菌寄生,但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发病与以下诸因素有关。职业因素:如农民、皮毛工作者、饲鸟者;环境因素:如堆肥、腐烂有机物;季节因素:如麦收期、梅雨期等。本病多继发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尘肺、艾滋病、肺结核、肺癌、肺炎、结节病、肺脓肿等疾患,特别是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者更能助长肺曲菌病的发生。曲菌肺炎死亡率较高,约64%~80%。肺曲菌病可以呈不同的形式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支气管肺炎型:曲菌菌丝在支气管粘膜上生长,但不侵蚀管壁,粘膜炎症轻微,如侵蚀肺组织,可引起组织坏死,造成局限性的曲菌肉芽肿或广泛性肺炎。(二)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对曲菌过敏者吸入大量曲菌孢子后可伴过敏反应,肺部有短暂性、游走性浸润,痰内含大量嗜酸粒细胞和少量曲菌菌丝。(三)肺曲菌球:曲菌寄生在原有肺部慢性坏死病灶的空腔内,一般发生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等的囊腔内,最常见的是肺结核空洞,少数见于癌性空洞。曲菌菌丝体在破坏组织中繁殖。原有空洞者,菌丝体就在空洞壁内生长,引起组织坏死,菌丝体脱落,聚积在空腔内,形成曲菌球。(四)继发性感染:在肺部慢性病基础上,机体抵抗力减低,引起常驻呼吸道的曲菌继发感染。感染多发生于肺部,呈局限性肉芽肿或广泛肺炎,伴有脓肿。袁孟彪:《医师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肺曲菌病主要由烟曲菌引起,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肺曲霉病主要由烟曲霉引起。该真菌常寄生在上呼吸道,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严重低下时才出现侵袭性曲霉病。曲霉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空气中到处有其孢子,在秋冬及阴雨季节,储藏的谷草发热霉变时更多。吸入曲霉孢子不一定致病,如大量吸入可能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曲霉的内毒素使组织坏死,病灶可为浸润、实变、空洞、支气管周围炎或粟粒状弥漫性病变。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一)支气管肺炎型:咳嗽、咯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二)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恶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哮喘、咳嗽、咯黄绿色脓性痰块。(三)肺曲菌球:全身症状不明显,但有刺激性咳嗽和反复大量咯血,痰不多,无典型的黄绿色脓性痰块,痰中也找不到真菌。(四)继发性感染:临床症状随原发疾病和曲菌继发感染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常见症状为咳嗽、咯痰、反复咯血,急性病例可出现弛张热、消瘦和恶液质。陈孝文:《医院诊疗常规》(一)支气管肺炎型:咳嗽、咳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二)变态反应性曲菌病:畏寒、发热、刺激性咳嗽及哮喘发作。咳棕黄色脓痰,有时痰中带血。(三)曲菌球:曲菌常寄生于肺部慢性坏死病灶的空腔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菌丝体在空洞内繁殖生长,与纤维蛋白和粘膜细胞形成曲菌球。一般不侵犯组织。主要表现有刺激性咳嗽或反复咯血。(四)继发性肺曲菌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曲菌继发感染。在肺部形成局限性肉芽肿或广泛化脓性肺炎伴脓肿。临床症状按病变性质和严重程度而不同。袁孟彪:《医师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有四种临床类型。(一)支气管-肺炎型:表现为低热、咳嗽、X线有肺纹理增多或片状阴影。(二)变态反应性曲菌病:对曲菌过敏者吸入大量孢子引起。表现为低热、咳嗽、黄色脓痰、喘息,肺内闻及哮鸣音。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IgE升高,X线有游走性片状阴影。以上表现如脱离接触及应用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但反复接触者可致肺气肿及肺纤维化。(三)肺曲菌球:曲菌寄生在肺部慢性疾病的空腔内凝聚形成曲菌球。主要为原发病之表现,在X线下可见在原有慢性空腔内有一球状阴影,随体位改变而在空腔内移动。(四)继发性肺曲菌病:见于机体免疫力极差者,病灶呈急性凝固性坏死,临床表现高热、咳嗽、脓性痰,肺内湿性簦X线大片状阴影,预后很差。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临床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illosis):侵袭性肺曲霉病是最常见的类型,肺组织破坏严重,治疗困难。肺部曲霉感染多为局限性肉芽肿或广泛化脓性肺炎,伴脓肿形成。病灶呈急性凝固性坏死,伴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及菌栓,甚至累及胸膜。症状以干咳、胸痛常见,部分患者有咯血,病变广泛时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X线胸片以胸膜为基底的多发的楔形阴影或空洞;胸部CT早期为晕轮征(halosign),即肺结节影(水肿或出血)周围环绕低密度影(缺血),后期为新月体征(crescentsign)。部分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二)曲霉肿(aspergilloma):又称曲菌球,本病常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肺结核空洞。系曲霉在肺部原有的空腔内繁殖、蓄积,与纤维蛋白、粘液及细胞碎屑凝聚成曲霉肿。曲霉肿不侵犯组织,但可发展成侵袭性肺曲霉病。可有刺激性咳嗽,常反复咯血,甚至发生威胁生命的大咯血。因曲霉肿与支气管多不相通,故痰量不多,痰中亦难以发现曲霉。X线胸片显示在原有的慢性空洞内有一团球影,随体位改变而在空腔内移动。(三)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PA):多由烟曲霉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对曲霉过敏者吸入大量孢子后,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短暂的肺不张和喘息的发作,亦可引起肺部反复游走性浸润。患者喘息、畏寒、发热、乏力、刺激性咳嗽、咳棕黄色脓痰,偶带血。痰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曲霉丝,烟曲霉培养阳性。哮喘样发作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一般解痉平喘药难以奏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典型X线胸片为上叶短暂性实变或不张,可发生于双侧。中央支气管囊状扩张及壁增厚征象如"戒指征"和"轨道征"。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一)X线检查:X线表现呈两肺纹理增强,好发部位为上叶,尤以肺尖多见,可为斑点状、纤维条索状、结节状或云絮状阴影,或网状弥漫性阴影,或一过性、游走性片状模糊阴影。支气管造影可见支气管近端有支气管扩张样改变,而其远端多为正常。这是变态反应型曲菌病的特征性改变。曲菌球在囊状透明区或空洞内有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椭圆形、腊肠型或重叠的多个圆形阴影,典型的曲菌球阴影似钟状改变,钟体即空洞,钟锤即菌丝块,位于空洞下极,或曲菌球阴影周围冠以半月形透光区,断层片更清楚。胸部透视时,洞内的球状体可因体位改变而变动其位置,但始终处于近心处。(二)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多升高,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多明显升高。2.血清总IgE升高。3.痰涂片固定后直接检查,可发现4μm直径的菌丝和3μm直径的圆形棕色或暗绿色的孢子。菌丝的诊断价值较孢子的意义大,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痰内可见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4.多次痰中培养烟曲菌阳性或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烟曲菌。5.以曲菌浸出液作抗原,进行皮肤试验,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可产生即时阳性反应。曲菌球病仅在伴有过敏反应时才阳性。6.血清沉淀试验(曲菌抗原沉淀试验)阳性或琼脂弥散试验阳性,曲菌病例100%阳性,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约70%阳性,提示延迟性的过敏反应。7.检出的曲菌对动物有致病性。陈孝文:《医院诊疗常规》(一)X线检查:肺部可见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呈斑点状、结节状或云絮状阴影,无特异性。曲菌球典型的征象为密度均匀似球状,其上方有薄壁半月形透亮区,曲菌球可随体位而变动。呈"钟形阴影",好发部位为上叶。(二)曲菌抗原皮肤试验,血清沉淀试验阳性。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一)有慢性消耗性病史,体质较差。(二)出现咳嗽、咯痰、发热、咯血、乏力等症状。(三)典型的X线表现。(四)痰涂片及培养检出曲菌菌丝或孢子。(五)血清沉淀试验或琼脂弥散试验阳性。提示:本病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类似粟粒性肺结核。职业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确诊有赖于培养和组织学检查,痰内找到曲菌不一定有诊断价值,多次培养阳性则对诊断有帮助,典型的X线表现可提供诊断依据。袁孟彪:《医师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常有饲养鸟禽,接触发霉稻谷等职业史,基础病史和抵抗力降低。(二)环甲膜穿刺或纤支镜防污染毛刷取得的标本培养阳性。(三)活体组织检查及组织培养有确诊价值。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该菌寄生在上呼吸道,只有在慢性病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吸入大量曲菌孢子才能致病。(二)本病常继发于肺部已有疾病,如肺结核空洞、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等。(三)临床上将本病分为4种类型:1.支气管-肺炎型:(1)曲菌菌丝在支气管粘膜上生长,但不侵入管壁,有咳嗽,咳痰(痰可呈棕黄色),低热等。(2)如侵犯肺组织,则可引起局限性的曲菌肉芽肿或肺炎、肺脓肿。2.变态反应性曲菌病:(1)对曲菌过敏者吸入大量孢子后,阻塞支气管,引起短暂性肺不张。(2)患者畏寒、发热、乏力,有刺激性咳嗽,以及棕黄色脓痰,有时带血。(3)痰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曲菌丝。(4)烟曲菌培养阳性。(5)患者有显著的哮喘,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升高。3.曲菌球:(1)曲菌寄生在肺部慢性疾病所伴有的空腔内(如肺囊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净化空洞中)繁殖形成曲菌球。(2)曲菌球不侵犯组织,不引起病人全身症状。(3)有刺激性咳嗽,有时可反复咯血。(4)痰不多,痰中亦常无曲菌发现。(5)X线下可见在原有的慢性空洞内一团球影,随体位改变在空腔内移动。4.继发性肺曲菌病:(1)重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的终末阶段,以及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多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者。(2)病灶是急性凝固性坏死,伴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和菌栓,甚至播及胸膜、脑膜、肝、脾等全身脏器,预后差。(3)X线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或广泛化脓性肺炎,伴脓肿形成。(四)诊断肺曲菌病除职业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外,确诊有赖于培养和组织学检查。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诊断肺曲霉病除职业史、机体免疫状态、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外,确诊有赖于组织培养(病变器官活检标本)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锐角分支分隔无色素沉着的菌丝,直径约2~4μm;组织或体液培养有曲霉属生长。临床上病理学诊断较为困难,如呼吸道标本培养阳性,涂片见菌丝至少连续2次;或肺、脑、鼻窦CT或X线有特征性改变;患者为免疫抑制宿主应怀疑为曲霉感染。免疫抑制宿主侵袭性曲霉病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培养和(或)抗原测定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用曲霉浸出液作抗原皮试,变应性患者有速发型反应,表明有IgE抗体存在。血清曲霉抗体测定和血、尿、脑脊液及肺泡灌洗液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测定和PCR测定血中曲霉DNA对本病诊断亦有帮助。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一)与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的鉴别:1.支原体肺炎:除肺部改变外多伴有咽痛、肌痛、及关节、皮肤的损害,红霉素治疗有效。2.支气管哮喘:可以有较明确的病因,激发试验对两种疾病的鉴别有价值。3.过敏性肺泡炎:本病抗原为多种有机粉尘,X线阴影为弥漫性小结节、小片状阴影;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多正常。(二)与曲菌球的鉴别:1.癌性空洞:其空洞半月征的特点为离心性透光区,空洞内壁凹凸不平,有小结节呈半岛状向空洞内凸出,洞壁厚而不均匀,外壁具有分叶及毛刺样改变;病人情况呈进行性恶化,痰中可查到癌细胞。2.肺脓肿:本病患者常有高热、畏寒、咯大量脓性臭痰的病史,病灶边缘常不清楚,痰普通细菌培养常可获致病菌,抗菌治疗有效。3.肺包囊虫病: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及动物接触史,咯出透明样液体或粉皮样痰,并有咸味,是其特征,其囊肿的壁可见到蛋壳样钙化,包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4.结核球:结核球存在时间长,往往有明确的结核病史,其透光区多为向心性,内容物的位置与体位改变无关系,内部密度可以不一致,周围多有卫星灶,抗痨治疗有效。(三)与曲菌性支气管肺炎的鉴别:1.肺结核;2.细菌性肺炎:临床症状严重而迅速,多有特征性脓痰,抗生素治疗有效。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一)药物治疗:1.两性霉素B:是治疗肺曲菌病的首选药物,确诊后应尽早用药,尽快逐级提高剂量,要求在2周内达到每天剂量0.6mg/kg以上,总量为2g左右。2.球红霉素:每日剂量从小到大,每天的最大剂量可达2mg/kg,总量3~4g。3.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可加用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等,严重时可加用强地松5mg,每日4次。4.有细菌继发感染者可加交沙霉素0.2g,每日4次。(二)手术治疗:对肺曲菌球的治疗,可以应用手术切除。但大多数病人伴有慢性肺部疾病。因此,基础病的治疗更加重要,手术治疗不能作为治疗肺曲菌球的常规。对常有咯血症状的病人,也并非都必须手术切除不可,因其中有不少病人不经治疗,咯血症状也能自然缓解。对于常有大咯血的病人,如果病变局限,肺功能尚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若干天,可以减少手术后曲菌性脓胸发生的机会。(三)其他治疗:1.治疗肺曲菌球,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效果往往不佳,原因是药物不能透过空腔壁深入到曲菌球内杀死曲菌。可在X线透视的指引下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曲菌球部位,将抗真菌药注入曲菌球空腔内。可用两性霉素B,副反应少而且效果好;也可将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制成糊剂使用,还可以将两性霉素B与碘化钠的混合溶液注入曲菌球空腔中,均可取得较好效果,还可经皮穿刺将药注入曲菌球腔内。应注意:在曲菌球腔内直接注入抗真菌药物,不管何种方式,哪种药物,都有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故操作时应准备好氨茶碱等解痉药。2.对曲菌肺炎还可用多聚醛制霉菌素气雾吸入治疗,但效果不够满意。提示:①应积极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抗生素类时应全面考虑,以免引起抵抗力削弱,呼吸道和消化道菌群紊乱而招致真菌继发感染。②有时急性曲菌肺炎演变成曲菌族分支菌病或形成空洞、病变暂时停止,但当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情又复恶化。因此,对曲菌族分支菌病性空洞应争取做手术切除治疗。陈孝文:《医院诊疗常规》(一)积极治疗原发病。(二)对症治疗。止咳、祛痰、平喘。继发细菌感染,可加用四环素。严重者可加用皮质激素。(三)药物治疗。多聚醛制霉素气管内滴入或雾化治疗。克霉唑,1.0g/次,3次/日,口服。或5-FC,3g/日。重症者可用两性霉素B治疗,首日剂量0.1mg/kg,每日增加5mg,至30~50mg/日。(四)曲菌球所致反复咯血者可手术切除病灶。袁孟彪:《医师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支气管-肺炎型及继发性肺曲菌病: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氟康唑疗效差。(二)变态反应性曲菌病:除上述抗真菌药物外,加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解痉剂。(三)曲菌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手术切除。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去除诱发因素。(二)治疗支气管-肺炎型,化脓性肺炎和血行播散性曲菌病可用两性霉素B、5-FC、咪唑类药物,用法同前。(三)治疗变态反应型曲菌病:1.避免接触或脱离吸入孢子环境,对预防本病很重要。2.采用经气管内滴入或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或加用激素,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3.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解痉剂治疗。强的松每日0.5mg/kg口服,治疗2周后可酌情减量,至少维持2-3个月。(四)治疗曲菌球:抗真菌药治疗曲菌球往往无效,局限性病灶特别是伴有大量咯血者应外科手术治疗。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一)侵袭性曲霉病首选两性霉素B,尤其对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尽可能给予最大的耐受剂量(1~1.5mg/(kg・d)]。如患者不能耐受,首次宜从小剂量开始,每日0.1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避光静滴,逐日增加5~10mg,至最大耐受剂量后维持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的程度、对治疗的反应、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个体化决定疗程。滴液中加适量肝素有助于防止血栓性静脉炎。主要不良反应为畏寒、发热、心悸、腰痛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但用药过程中出现中度肾功能损害并非停药的指征。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其肾毒性较小,主要适合已有肾功能损害或用两性霉素B后出现肾毒性的患者,剂量为5mg/(kg・d)。氟胞嘧啶每日50~150mg/kg,分3次口服,连续1~3个月。伊曲康唑(itraconazole),第1、2天每12小时1次,每次200mg,约1小时静滴完毕,以后每日200mg。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恶心、腹痛和便秘,也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其它对曲霉有效的药物还有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和卡泊芬净(caspofungin)等。(二)曲霉肿的治疗主要为防治威胁生命的大咯血,如条件许可应行手术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可用于大咯血的治疗。支气管内和脓腔内注入抗真菌药或口服伊曲康唑可能有效。(三)急性ABPA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开始可用泼尼松0.5mg/(kg・d),1周后改为隔日1次。慢性ABPA糖皮质激素剂量为7.5~10mg/d。其剂量和疗程根据情况决定。可酌情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或吸入糖皮质激素。1.武维屏:《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P1742.陈孝文:《医院诊疗常规》,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P753.袁孟彪:《医师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P464.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P365.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28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