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0:41:28 来源:www.youdap.com
风湿性多肌痛的病因,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四肢近端及躯干部位的肌肉疼痛和晨僵,以肩胛和骨盆部位最为突出。通常伴有全身症状。风湿性多肌痛与巨细胞动脉炎关系密切,常可以伴发于巨细胞动脉炎。但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巨细胞动脉炎的病理特点为血管炎而风湿性多肌痛的病理特点为近端滑膜炎。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对糖皮质激素有良好的反应,但易复发。
・风湿性多肌痛的病因风湿性多肌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PM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其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在内在因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通过免疫机制致病。研究认为PMR与HLA-DR4相关。提示遗传易感染可能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另外本病几乎均在50岁以上发病。提示本病肯定与年龄有关。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提示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变化可能也有一定相关性。
・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风湿性多肌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表现】
PMR常发生于50岁以上。50岁下患者甚少。男女之比为1∶2。我国发病情况不详。美国一份报道: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54/10万。患病率500/10万。
PMR起病隐袭。有低热。乏力。倦怠。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也可单侧或局限于某组肌群。僵痛以晨间或休息之后再活动时明显。急性发病者。每诉夜间上床时尚可。早上醒来全身酸痛僵硬难忍。严重时梳头。刮面。着衣。下蹲。上下楼梯都有困难。这些活动障碍不易肌无力引起。不像多发肌炎那样肌力严重减退。乃因肌肉关节僵痛所致。活动之后可渐缓解或减轻。无论主诉如何。体格检查阳性体征较少。可有轻度贫血。肩及膝关节轻度压痛。肿胀或少许滑膜积液征。关节镜检证实可有滑膜炎。一般无内脏或系统性受累表现。
【诊断】
PMR是一个临床症候群。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之后。可根据下述临床表现作出诊断:50岁以上老人;颈。肩。腰背或全身僵痛持续4周以上;血沉>40mm/h;对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风湿性多肌痛的检查风湿性多肌痛应该做哪些检查?实验室检查
1.PMR最突出的实验异常是血沉增快(40~50mm/h)。C-反应蛋白升高。
2.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血清补体。血清肌酶活性均正常。
3.肌电图检查无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损害征象。
4.放射学检查及肌肉活检正常。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风湿性多肌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须与下述几种风湿病鉴别:
①老年起病的类风湿性关节为:酸辣同有晨僵。对称性小关节肿痛。畸型。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②多发性肌炎:本病亦多见于老年女性。有近端肢带肌无力与疼痛。肌力显著减弱。血沉增快等;但本病以肌炎为特征。血清肌酶活性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有肌炎特征。
③纤维织炎综合征(fibrositissyndrome):本综合征以关节外肌肉骨骼僵痛与疲乏为典型表现。躯体四肢有固定性敏感压痛点。如颈肌枕部附着点。上斜方肌中部;胸肌-第二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侧。外上踝下2cm处。上臀部。大转子后2cm。膝关节内侧鹅状滑囊区。腓肠肌跟腱交换处等8处;多有睡眠障碍。常伴发激惹性肠炎。激惹性膀胱炎。紧张性并头痛。月经不调以及对甾体或非甾体抗炎药反应不敏感。血沉正常等。
・风湿性多肌痛的并发症风湿性多肌痛可以并发哪些疾病?本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导致病人行动不便。
・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风湿性多肌痛应该如何治疗?PMR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反应。可作为诊断性治疗指标。一般用泼尼松10~20mg/d。次日或数日内症状明显减轻。如1~2周仍无疗效反应。应注意是否与GCA并存。或考虑其他诊断。对泼尼松治疗有反应者。一般维持2~4周即可开始减量。总疗效根据撤药反应确定;少数病人须小剂量(7.5mg/d)维持治疗1~2年。轻症病例可试用非甾体抗炎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治疗。但不如小剂量皮质激素效力强。
・风湿性多肌痛的预防风湿性多肌痛应该如何预防?1.加强营养。
2.避免可能引起疾病的不良因素。如日光照射。吸烟。病菌和微生物感染。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