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7:32:53 来源:news.sina.com.cn
谨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本报深圳讯(记者刘畅通讯员聂晨、罗健明)深圳检验检疫局昨天发出食品安全警告,提醒市民进食海产品时,谨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据悉,从去年1月至今,该局已多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涉及冻黑鳃梅童鱼、带鱼、绿鳍马面屯、金线鱼、长蛇鲻鱼等海产品。
据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因其嗜盐又称嗜盐菌。它广泛生存于海水中的海产品、鱼蟹类,因此,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海产品,最常见的为虾、螃蟹或各种海鱼等。
苍蝇和人在通过接触受嗜盐菌污染的海产品时也可带菌,尤其是苍蝇,可辗转污染含盐食品。进食没有煮熟的海产品,或由于使用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容器盛装熟食品,易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多发于5~11月,高峰季节在7~9月,有明显的季节性。但该菌在外界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当温度为56℃时5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在食醋中只能存活1分钟。
深圳检验检疫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已进入副溶血性弧菌多发季节,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隔餐的剩菜在食用前应充分加热,对不能加热的凉拌食品必须慎重食用。同时食品应低温储藏,要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时交叉污染;海产品最好煮熟煮透后再吃,如果生吃则应用冷开水反复冲洗后,加食用醋杀菌。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