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0:18:30 来源:qkzz.net
【关键词】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排粪造影248例,对其中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影像进行全面分析,主要测量耻骨直肠肌压迹、肛直角、肛上距等。结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典型x线表现为“搁架”征。结论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简便而准确的检查方法。
排粪造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查,对直肠管、肛门管、肛管等病变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直肠粘膜套叠、直肠前突、肛门狭窄、盆底痉挛综合征等的诊断应用很有价值[1]。我们通过对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x线表现回顾分析、总结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诊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了本科自1998年7月~2003年7月248例排粪造影中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其中女21例,男7例。年龄6~78岁,平均年龄45.2岁。50岁以上占70%。病史半年至20多年,<1年者约占20%,>5年约占60%。临床表现:排便困难,排不尽,费力[2],便秘;排便时肛门痛,腹胀;手法助解、有时灌肠可缓解;用泻药或开塞露有时缓解,有时无效。指检时,可触及肥厚耻骨直肠肌。28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全部经排粪造影检查,而证实患有耻骨直肠肌肥厚。
1.2方法
采用1000ma遥控胃肠造影机,特制可透x线便器,自制测量尺。与一般结肠造影一样,检查前2h禁食,肠道清洁准备。检查步骤:先采取俯卧位,经肛门插管灌入1∶1钡剂,充盈各段结肠,剂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600~800ml),采取右侧坐位于便器上,身体躯干与大腿、小腿各90°角。整个过程动态观察。静坐相、提肛相、直肠粘膜相各摄片,力排相时连续摄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摄影。分别测量各相的直肠耻骨直肠肌压迹、肛管长度、肛直角、肛上距等。
28例耻骨直肠综合征主要x线影像表现如下。
2.1典型影像表现
(1)“搁架”征[3](如图1,2),静坐相、力排相均可见此征。力排时肛管直肠肌压迹明显,压迹深>10mm,宽度>20mm[3]。
2.2一般影像表现
(1)肛管长度增长(正常值33~37mm)[3]≥40mm者,静坐相占20%,力排相占56%;(2)肛直角(正常值103°±8.3°)[3]即肛管与直肠夹角。<90°者,静坐相占45%,力排相占80%。③肛上距:静坐相≤20mm者占33%,力排相≤5mm者占46%(正常值静坐相:10~30mm,力排相:5~6mm。)。④整个造影过程不排钡剂3例,少排钡剂1例。其中6例合并会阴下降,10例合并直肠前突。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一种功能性病变,是以耻骨直肠肌肥大、痉挛,使排便通道不完全性梗阻的一种综合征[4]。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异常、反复炎症和滥用泻剂有关[1]。临床起病缓慢,主要为长期、顽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过度用力,排便时间长。上述28例患者中,无明显共同病因,但有共同症状:排便困难。由于本病是功能性病变,排粪造影在电视动态监控下,能实现动态连续全程观察并可摄片做记录,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体位及角度做检查,满足我们诊断需要。另外,排粪造影在一般胃肠造影情况下都能进行,无需复杂设备和技术,而且确诊率相当高,因此排粪造影是无创伤性,简单可靠的检查方法,效果较传统钡餐和内镜检查优[2]。
上述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x线影像中都可见“搁架”征,可见“搁架”征对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有重要价值,是特征性x线表现[2]。“搁架”征其病理解剖:骶部上,耻骨直肠肌包绕直肠管、阴道、尿道等,接合部后方附着耻骨联合后下方,耻骨直肠肌绕肛管直肠交界处后上方。正常情况下,它与排便无直接关系。当耻骨直肠肌肥大、痉挛、收缩时,压迫直肠管后下方,形成肛管挂于“架”上征象[5],而致直肠管、肛管充盈扩张欠佳或不充盈征象。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搁架”征可认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特征性x线征像。本院28例患者中,9例行手术切除,作病理活检均证实耻骨直肠肌纤维肥大,而且患者症状缓解,排粪造影复查中,“搁架”征消失。余19例患者通过功能性训练,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其它x线影像,可作辅助参考,如肛直角角度变小,肛管长度变长,肛上距变小等,都可作参考。在正常排便运动中,由于肛外括约肌、肛提肌等作用,正常肛直角角度大于90°,120°时最适合于排便;正常情况下,排便时肛管扩张变短,肛上距随肛管变短而变大,利于粪便排出[2]。但是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由于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收缩而压迫直肠管后下方,造成有肛直角等异常改变。本症鉴别诊断:功能性病变主要与盆底痉挛综合征鉴别,盆底综合征肛直角变小,但无“搁架”征,排粪造影检查时,各个动态相有不同变化。与其它器质性病变鉴别,如结肠炎息肉、肿瘤等,可根据各自x线征,如“腊肠”样,肠腔内“充盈缺损”征相鉴别,且无“搁架”征。
实践证明,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不仅治疗前能做出病因诊断,而且能够对治疗效果观察。故认为,排粪造影对因出口梗塞引起的便秘是不可缺少的检查[6]。
参考文献
1袁耀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2-53.
2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49-853.
3王为,严金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影像分析及手术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1):10-12.
4罗云坚.消化系疾病中医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
5周巧龙.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放射学实践,2000,15(5):323-324.
6李东冰,王立铨.仿真排粪造影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9(16):539-543. (收稿日期:2004-04-27)
作者单位:524037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
(编辑罗彬)
1/2页12评论(0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