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钩虫病

什么是钩虫病

时间 : 2009-12-06 00:31:25 来源:www.shenmeshi.com

[摘要]

钩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内生活、繁殖,每条钩虫产卵1~2万,钩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这些粪便未做无害化处理就给土地施肥,钩虫卵在阴暗湿潮的泥土里,如果温度较适当,约经5天,变为有感染力的丝状蚴。小儿赤脚玩

钩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内生活、繁殖,每条钩虫产卵1~2万,钩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这些粪便未做无害化处理就给土地施肥,钩虫卵在阴暗湿潮的泥土里,如果温度较适当,约经5天,变为有感染力的丝状蚴。小儿赤脚玩土、走路,裸体坐卧田间或被污染的地方,幼虫就会钻进皮肤或指(趾)缝间,进入血液,顺血流方向抵达右心,再进入肺泡,沿支气管树,逆行抵咽,随吞咽动作进入人体小肠。如果小儿吃下被钩虫卵污染的食物,钩虫卵可以直接进入小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前端,有吸血的口囊,口囊边缘有可与肠道固定的钩齿和板齿。每条钩虫每天可从肠壁吸0.2~0.6毫升血液,一个人常可感染几百条或几千条钩虫,所以可以引起严重贫血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钩虫病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故我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

钩虫病的病因病理

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液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此过程俗称为“粪毒”。

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可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有时也可形成片状出血性瘀斑。病变深可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一、贫血和循环系统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

三、其它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孕妇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或死胎。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

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⑴钩蚴性皮炎:皮炎部位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⑵呼吸道症状: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表现持续性干咳和哮喘。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钩蚴,则有引起暴发性钩虫性哮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是钩虫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钩虫病疾病

1. 如果发现虫体可直接送检。 2. 粪便虫卵检查。 3. 便潜血检查可呈阳性。 4.血象: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酸性粒细胞可有增高。 5.X线胸片检查:可出现肺纹理增多,散在片状影,肺间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