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时间 : 2009-12-06 03:05:33 来源:yixue.china-b.com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一、病原学钩端螺旋体细长,两端弯曲成钩状。长6~10μm,有l2~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细长,两端弯曲成钩状。长6~10μm,有l2~18个螺旋。微需氧,培养基上1周才生长。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l~3个月。不耐干燥,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抗原结构复杂,已有20多个血清群、l70个以上血清型。我国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流感伤寒群和七日热群为多见。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为黑线姬鼠、猪和犬。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的钩体,毒力强,致病力高,多引起稻田型钩体病。猪携带波摩那群钩体,可引起雨水型和洪水型流行。犬携带犬型,也是雨水型和洪水型的病原体。后两种钩体的毒力较弱,临床表现也较轻。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小。

(二)传播途径

钩体经带菌动物由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人接触污染物时,钩体可通过皮肤、黏膜而受染。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母婴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流行地区很广,我国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感染机会多。流行有3种类型,即稻田型、雨水型和洪水型。

(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6~10月期间流行地区的易感者于3周内有与钩体污染的疫水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急起发热,全身疼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或并有肺出血、黄疸、肾损害或脑膜炎者;或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者。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阳性,为常用的诊断方法。

3.血培养生长缓慢,1周才生长,阳性率20%~70%。

(四)胸部X线检查

肺出血型病人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散性点状、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一)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连用5~7日。由于40万单位的首次剂量可能引起赫氏反应,故首次剂量减为3万~5万IU并逐步加大剂量更为合适。赫氏反应为部分病人在青霉素首剂治疗后发生的病情加重反应,多发生在第一次用药后2~4小时,持续0.5~2小时。此外尚可用庆大霉素8万IU肌注,每8小时l次。四环素0.5g日4次口服,疗程均为5~7天。

(二)对症治疗

1.赫氏反应可静滴氢化可的松100mg,同时用异丙嗪等镇静剂。

2.肺出血型应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到l0%葡萄糖中点滴,同时用镇静剂,酌用强心剂等。

3.黄疸出血型病人可参用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一)控制传染源

1.加强对猪的管理,圈养猪,猪圈要防鼠;出圈后彻底消毒猪圈后再养新猪;带菌的种猪可淘汰;有条件者可接种菌苗进行预防免疫。

2.消灭野犬,栓养家犬。

(二)切断传播途径

开沟排水,消除死水;兴修水利。防止洪水泛滥;收割水稻前放干田中积水;做好环境污染场所的消毒;个人防护,避免不必要的疫水接触。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收割季节前1个月进行多价菌苗的预防注射,保护力可维持一年。对已怀疑感染钩体者,可用四环素、青霉素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钩端螺旋体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疾病

1.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白细胞总数>20×109/L或<4×109/L者少见,血沉常持续增高,黄疸出血型更显著,早期尿内可有少量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