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吸虫病

卫生部:上千万国人因生吃鱼虾感染肝吸虫病

时间 : 2009-12-05 08:33:29 来源:tech.sina.com.cn

[摘要]

卫生部:上千万国人因生吃鱼虾感染肝吸虫病http://www.sina.com.cn2005年05月20日16:08环球时报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最近举行的卫生部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会议上指出,我国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在局部地区明显上升,其中,肝吸虫病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75%,而广东、广西、吉林的上升幅度尤其明显,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

  肝吸虫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余新炳。

  我国成肝吸虫病大国

  余新炳教授告诉记者,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由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引起。据最新统计,目前中国的肝吸虫病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249万,该病的发病率甚至已经赶上了病毒性肝炎。全国除了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没有报告病例以外,其余地区都发现了病例。其中,广东的感染率达5.36%,估算感染者超过500万。另外,该省63个县市的4000万人都面临肝吸虫的威胁,在个别地区,有68%的人感染过肝吸虫。广东的有关专家指出,感染者主要为私企老板和干部。

  余教授说,在国际上,肝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除了我国,该病也在韩国、泰国和缅甸等国流行,但我国的发病率最高。“我国已经成为肝吸虫病大国,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余教授说。

  生吃鱼虾是主要原因

  “肝吸虫病之所以上升得这么快,与人们大量生吃鱼虾有关。”余教授说,肝吸虫会在淡水螺、淡水鱼虾体内生长,当人生吃了受到感染的鱼虾,肝吸虫就会进入人体,虫卵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肝吸虫就这样在人畜和鱼虾之间不断循环。肝吸虫反复刺激肝胆,会导致胆囊炎、胆结石和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儿童要是感染了肝吸虫,会严重影响发育。余教授说,在临床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个子跟七八岁的孩子一样高,这都是肝吸虫造成的。

  余教授说,我国南北方都有肝吸虫病流行,但原因不同。南方农村的厕所大多建在鱼塘上,粪便直接排入鱼塘,所以淡水鱼虾的肝吸虫感染率非常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吃鱼虾变得很普遍,因此发病率显著上升。在吉林等地,人们喜欢捕麦穗鱼,然后直接烤着吃,鱼肉中的肝吸虫没有完全杀死就进了口,造成当地肝吸虫病高发。

  余教授说,人通常在多次吃了问题鱼虾后感染肝吸虫病,发病与否跟人的免疫力和鱼虾中的肝吸虫数量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体质好的人,往往病程长、潜伏期长;体质弱的人发病较早。

  消灭肝吸虫病刻不容缓

  记者从医学专家那里了解到,肝吸虫病不会自愈,不过,它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种病最大的危害在于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不适,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轻则摘除胆囊,重则进行肝移植。

  目前,在广东省的肝胆外科病房里,肝吸虫病患者已经占到16%―43%,严重威胁着民众健康。所以,余教授呼吁全社会一定要重视肝吸虫病的防治。

  余教授认为,要控制肝吸虫病,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遏制。目前,这套体系已经成熟,将很快在全国推广。其内容包括:厕所改建;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在人群中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肝吸虫病能早期发现,只需要几十元钱就能治愈;用吡喹酮药物治疗肝吸虫病患者;向餐馆或鱼塘里投放药物,杀死鱼虾体内的寄生虫;研制检验鱼虾是否携带肝吸虫的相关试剂盒,若开发成功,检验人员从鱼身上取一片鳞就可以查出它是否携带病原体。

  有专家指出,吃鱼生或鱼生粥;吃未经煮熟的鱼肉、鱼生;吃未烤熟的野生小鱼;使用不干净的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厨具,都可能导致感染肝吸虫。常见的草鱼、青鱼、鲈鱼及淡水虾等都可能含有肝吸虫,必须煮熟以后才能食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肝吸虫新闻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卫生部:上千万国...”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吸虫病疾病

病原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查见虫卵。成虫抗原作皮内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较高。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因虫卵小,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故多采用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