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后综合征

急性乙型肝炎(二)

时间 : 2009-12-05 02:20:48 来源:www.med66.com

[摘要]

  二、疾病进展

  由于个体对病毒感染―免疫状态的差异,急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可从很容易被疏忽的轻微病症,到致死性的的暴发性肝炎等多种表现。

  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无黄疸型乙型肝炎一般病情较轻。最轻的肝炎只有标志肝病的生化异常,却不一定有特异的肝病症状;有症状的多以“感冒”或“肠胃违和”开始,这类病人常被漏诊。而后症状可能发展。病人常感无原因的疲乏;食欲多正常,但对宴请不如正常时有吸引力;可有低热、不适、肌肉关节酸痛,似为“感冒”却不是呼吸道病毒所引起。大多隐袭起病,诊断时已难回忆确切的发病日期。肝脾轻微肿丸alt升高幅度不大。相当数量的无黄疽病例病情迁延。有的病人一时不易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其实多数临床诊断的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可能仅此凭过去未被诊断的asc的一次轻微活动。

  我国在60年代较广泛开展过人群alt普查,无症状的血清alt升高约占人群的5%―10%。在hbsag检测发展以后,发现hbsag检出率在alt异常者中为正常者的3倍,近半数alt升高者为无黄疽的乙型肝炎。

  黄疸型乙型肝炎

  黄疽型乙型肝炎典型,却远不如无症状hbv感染和无黄疸乙型肝炎常见。急性起病,发病时间较易确定。有较明显的前驱症状,hbsag阳转、alt升高,随之出现黄疸。明显的厌食、恶心、呕吐,黄疽停止发展的同时,症状明显好转。随后生化改变逐渐正常,病毒抗原血清转换。黄疽型肝炎较易恢复。

  一般而言,黄疸不及甲型肝炎明显,胆红素早于alt复常。

  暴发性乙型肝炎

  暴发性乙型肝炎不足急性乙型肝炎的1%。病情可迅猛发展,在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而黄疽尚不明显,或在典型的急性发病后,黄疸迅速加深,反复呕吐,逐渐出现其它肝衰竭症状。

  淤胆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一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乙型肝炎中的发生率约2%-3%,老年肝炎可达10%以上。

  三、恢复期间的合并疾病

  急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4个月内,少数至6个月临床完全恢复,个别超过6个月,如持续好转,近期内完全康复,仍可诊断急性肝炎。

  复发性肝炎:典型的急性乙型肝炎恢复后可有复发,复发率2%-5%,远低于甲型肝炎的15%。一般较首次发病为轻,常仅alt波动,或有轻微黄疸;也有近似首次发病者。在恢复与复发之间较常残留肝功试验的某些异常,也有完全正常者。肝组织学表现为复发性腺泡内炎症。大多可完全恢复,亦有一些病人发展至慢性病变。

  肝炎后综合征:少数病人急性肝炎后仍感焦虑、疲乏、食欲不振,右上腹部不适。可能触及肝脏边缘,有压痛。持续数周或数月。多见于对肝炎稍有知识,对后果颇有顾虑的病人。血清转氨酶可轻度增高,如反复波动提示慢性化。复发和肝炎后综合征的病人都须谨慎除外病变的慢性化。诊断须较长时间观察:alt长期稳定,无肝病相关的客观表现。

  急性肝炎恢复后的一年内肝组织仍可残留一些轻微改变,如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肝细胞略显肿胀可有脂肪变性等。急性肝炎后近期肝活检,较难区别恢复期残留表现与轻微的慢性病变。

  转为慢性乙型肝炎:估计有5%―10%的急性乙型肝炎移行为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急性乙型肝炎中隐藏asc的急性活动,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的统计数偏高。是否慢性化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年龄和免疫状态。

  婴幼儿期感染易发展为慢性,hbeag(+)携带者母亲的新生儿最具高危性(80%―90%);6岁前发展为慢性感染的约30%。成人感染的慢性化率很低,仅≤5%,成年易感者常经历无症状感染,发病的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的病人、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病人,常缺乏较明显的急性期表现,病情迁延。

  判断是否向慢性发展不能仅根据病期。只要临床和实验室的指标持续改善,病期超过6个月也可完全恢复;反之,即使病期未超过6个月,但肝功能试验表明病变继续进展,就很可能移行为慢性乙型肝炎。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病毒复制标志(hbeag,hbvdna)的血清水平很高的病人或病程中病毒复制持续高水平的病人,预期可能保留慢性病毒携带。一组12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系列血清分析,慢性化病人比自限性病人血清hbsag滴度为30对5.4mg/ml,hbeag为1:2000对l:60,hbvdna为3192对444pg/m。

[1][2]
关键词: 急性 乙型 肝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急性乙型肝炎(二...”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后综合征疾病

(一)肝功能检查 1)血清胆红素血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值均升高,常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程度不一,与肝细胞损害程度有关,当病情恢复时逐渐降至正常。 3)血清γ-谷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