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black][/color]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crisis)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emergency)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急剧升高(如舒张压>120~130mmHg),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或肾脏等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急症需在严密监测下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方法使血压立即降低。高血压急症包括急进-恶化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脑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
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
子痫、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过高(嗜铬细胞瘤危象,某些降压药物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骤停,服用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卡因、安非他明等)、严重的围手术期高血压等。高血压次急症(hypertensiveurgency)是高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急性靶器官损害的表现,可在24~48小时内使血压逐渐下降,多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未坚持治疗或伴发一些可逆性病因,如
焦虑、疼痛、使用药物、饮食改变等。
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hypertension)被认为是恶性高血压的前驱,是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使血压骤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血管加压效应,继而出现某些脏器功能的严重障碍。通常其舒张压≥130mmHg,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或渗出,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为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malignanthypertension)是指急进型高血压出现视乳头
水肿,常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除血压突然升高外,常伴剧烈头痛、呕吐与神志改变,有时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急性的脑循环障碍,脑灌注过多,液体经血脑屏障漏出到血管周围脑组织造成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5顶一下返回首页关键字:来源:(存档页暂不支持评论,有疑问请至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