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时间 : 2009-12-05 07:30:14 来源:www.fx120.net

[摘要]

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儿童时期的肱骨下端有4~5个骨化中心及骨骺线,出现于不同年龄[图44-40]。而且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髁部的骨支架比较薄弱,易发生骨折。由于肱骨外髁有伸肌群附着,内髁有屈肌群附着,所以髁部骨折极易发生翻转移位;而且移位后,难以用手法复位;即使手法复位成功,也极易因肌肉的牵拉而再移位。此外,髁部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和骨骺,如不及时给以恰当的治疗,不但可以影响关节的伸屈功能,而且还可以影响骨骺的发育,出现生长性畸形。常见的肱骨髁骨折有肱骨外髁骨折和内上髁骨折两种。内上髁骨折易并发尺神经损伤,检查时应注意。这两种髁部骨折块多为软骨,X线片不显影,有时易被忽视[图1]。图1 肱骨下端骨骺⑴肘外侧切口⑵显露骨折块⑶复位后钢针内固定图2 右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⑴肘内侧切口,骨折块嵌入关节腔内⑵从关节腔内挑出骨折块⑶钢针内固定,尺神经移位至肘内前方图3 右肱骨内上髁骨折及骺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证]1.新鲜肱骨髁骨折有移位,手法复位失败,或手法复位后再移位者。2.就医较晚的肱骨髁骨折,有移位者。[术前准备]同骨折切开复位术和内固定术。[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手术步骤](一)肱骨外髁骨折1.体位、切口 仰卧位,伤肢置胸前。肘外侧弧形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上5cm,止于桡骨颈部[图2⑴]。2.显露骨折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在肱桡肌、桡侧伸腕长肌和肱三头肌间隙分离(桡神经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穿向前侧,分离切口上端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并分别向前后拉开,即可显露骨折。骨折块呈不同程度的旋转,常常是粗糙的骨折面向着肘关节外侧,而光滑的关节面向着肱骨干和滑车的骨折面[图2⑵]。骨折块远大于X线片所显影的大小(包括外上髁、肱骨小头骨骺、部分滑车骨骺和小块干骺端骨质)。显露时,注意不要切断骨折块的前臂伸肌腱附着处,以保存骨块的血运。3.复位 有时术中辨认延迟几周手术的骨折移位有一定困难。应在清除关节内血肿、折端肉芽、骨痂及骨屑后,对照X线片,反复辨认骨缺损外观及移位的骨折面。确认后,屈肘使前臂伸肌松弛,用巾钳夹住移位的骨块反向复位。4.内固定 在巾钳维持复位下,用2根克氏针将外髁固定于肱骨干,其方向自外下斜向内上,呈40°~60°角,用手摇钻钻入[图2⑶]固定。(二)肱骨内上髁骨折及骨骺分离1.体位、切口 仰卧位,伤肢外展置床旁小桌上,或屈肘置于胸前。肘内侧切口,以肱骨内上髁部位为中心,作纵行切口,长5cm[图3⑴]。2.显露 切开深筋膜,即可见肱骨内上髁部位有粗糙骨折面。探查位于其后内侧尺神经沟内的尺神经,并予以分离后拉开保护。3.复位 内上髁骨折块常被夹入尺骨半月切迹与肱骨滑车之间,所以看不到骨折块,仅可见到屈肌及腱膜连同关节囊嵌入关节内[图3⑴],应仔细用弯止血钳挑出肌肉及骨折块[图3⑵]。骨折块有时未嵌入关节内,比较容易找到。复位时要屈肘,使前臂屈肌松弛,即可将骨折块完全复位。4.内固定 将骨折块复位并保持对位后,用克氏针从骨折块中心向上、向对侧斜行钻入肱骨下端松质骨内作内固定。骨折愈合后,尺神经沟会因骨质增生而变得狭小或不平,可能以后发生尺神经的迟发性瘫痪。一般应在内固定后同时行尺神经前移术[图3⑶]。[术后处理]术后用石膏托固定伤肢于屈时90°,3周后去石膏外固定,并开始伸屈肘关节,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可拔除克氏针。]]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肱骨髁骨折切开复...”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肱骨内上髁骨折疾病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关于本病的检查主要进行体检跟X线检查: 1、全面体检: 注意有无休克,软组织伤,出血,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深度及污染情况,有无骨端外露,有无神经,血管,颅脑,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