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23:02:33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观察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此术式治疗14例7~13岁肱骨内上髁骨折。结果:1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肘关节功能正常,手术疤痕小,无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发生。
作者:邹辉宗,郁有富作者单位:抚松县人民医院骨科,吉林抚松
加入收藏夹【摘要】目的:观察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此术式治疗14例7~13岁肱骨内上髁骨折。结果:1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肘关节功能正常,手术疤痕小,无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发生。结论:此术式的腹卧位或侧腹卧位,骨折端容易复位;手术切口小,手术暴露损伤软组织少,血运破坏小,骨折愈合快,有益术后功能恢复。
【关键词】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上髁骨折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14.1%,好发于7~13岁的儿童。我科采用患儿腹卧位或侧腹卧位,肘内侧横切口显露骨折端,克氏针固定治疗14例7~13岁肱骨内上髁骨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例;右侧13例,左侧1例;年龄6~13岁,平均9.2岁。受伤原因:13例奔跑,跌倒时前臂伸直,旋后,腕过伸位着地受伤(其中1例陈旧性肱骨内上髁骨折再次受伤);1例投掷受伤。3例合并肘关节脱位骨折块嵌入关节内(其中1例合并尺神经麻痹)。X线片显示骨折块移位在5mm以上。急诊行手术治疗。
1.2方法:传统的方法是患者仰卧位患肢伸展在手台上,使手术操作困难[1]。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内上髁偏后,当前臂旋前时骨折块移位最大,在前臂旋后的位置时能看到骨折的位置。将前臂旋后置在腰背部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肘部骨折位置切一小横切口可直视骨折块并遗留小的手术疤痕。当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后,骨折块仅隐藏在血肿下,用湿纱布擦除留在伤口的血渍。当骨折位置的工作完成后,使得骨折部位的解剖容易看清。骨折块可以用巾钳固定或用小骨钳从远端推,可以冲洗关节;用小骨膜剥离器显露骨折部位近端。手术前无尺神经症状不需行神经探查。了解尺神经的位置非常重要,它不在骨折的部位,不妨碍骨折块的复位和固定,它一般在骨折块的后缘。用巾钳很容易使骨折块复位。骨折块复位是因为在这种姿势下所有附着的结构都松弛。骨折块用两枚克氏针经皮固定[5]。切口常规行真皮内缝合并置橡皮引流条,针尾滞留皮外并折弯,屈肘90°石膏托固定4周,去石膏托、拔针,练习肘关节活动。
1.3结果: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5min,手术切口长3.5~5cm,平均4cm,全部一期愈合,3~4周拔克氏针。排除合并肘关节脱位患者,术后8周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随访8~34个月(平均25个月)未发生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运动员患者正常参加体育活动。
由于肱骨内上髁是二次化骨中心,所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年龄范围较大。在4~6岁开始骨化,约15岁闭合。早期,它是肱骨远端的一部分,随着生长,在9~14岁,这一骨凸与滑车骨骺分开,所以肱骨内上髁骨折多数发生在这一段时期。肱骨内上髁是一牵拉骨骺,桡侧屈腕肌、尺侧屈腕肌、指屈肌、掌长肌和旋前圆肌附着其上,肘关节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移行附着其上。
撕脱是主要的损伤原因,甚至有的青少年单纯投掷发生骨折。损伤加重也可伴发肘关节脱位。轻度移位的骨折不需要复位,一般固定3~4周即可痊愈。一些对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文章提到非手术治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14]。但经过长期随访发现保守治疗尽管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大,但是,肘外翻、手尺侧缘麻木、Tinnel征(+)、假关节、尺侧沟、双骨骺、内上髁高位或低位时有发生[56];且肘关节功能恢复缓慢,并有持续的尺神经症状。我科对明显移位的肱骨内上髁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尺神经术中全部行前移,随访发现手术疤痕较大,扪及肘前有不适。有的作者提出新鲜骨折不行尺神经前移[5],通过采用肘后横切口的随访已证明如果无合并尺神经症状及术中未发现尺神经走行的变异,可以不行尺神经前移术。
此手术方式与以往长期进行的肘内侧纵切口切开复位,尺神经前移,克氏针固定术比较,其优点如下:①腹卧位,屈肘,前臂置腰后,使前臂屈肌群完全松弛利于骨折块复位;②手术切口下就是骨折块和尺神经,可以直视下解剖对位,尺神经的损伤可以发现;③手术损伤软组织范围小,利于术后肘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1]RangM.Children’sfractures[M].2nded.Philadelphia:JBLippincott,1983:170.[2]BedeWB,LefebureAR,RosmonMA.Fracturesofthemedialepicondyleofthehumerus[M].Contemp:Orthop,1981:637.[3]FowlesJV,SliamaneN,KassabMT.Elbowdislocationwithavulsionofthemedialhumeralepicondyle[J].JBoneJointSurg(Br),1990,72:102.[4]WilsonNL,IngranR,RymaszewskiI,etal.Treatmentoffracturesofthemedialepicondyleofthehumerus[J].Injury,1988,19:342.[5]朱振华,范源,阎桂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4):223.[6]JosefssonPO,DanielssonLG.Epicondylarelbowfractureinchildren35yearfollowof56unreducedcases[J].ActaOrthopScand,1986,57:313.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