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externalhumeralepicondylitis拚音GONGGUWAISHANGKEYAN别名网球肘,肱桡
滑囊炎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筋腱、韧带、滑囊疾病与损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或肱桡滑囊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桡侧腕屈肌的慢性牵拉伤。长期的旋转前臂和伸屈腕关节,使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肉起点,造成积累性损伤。中医释名西医病因对网球、羽毛球运动不习惯的人,由于频繁抽杀动作,可引起该病;搅伴操作工及家庭妇女中也容易发生;不少病人找不到损伤原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该病临床多见于中年人,男女之比为3∶1,右侧多于左侧,右左之比为2∶1。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总腱的起点,因慢性劳损造成撕裂,出血后有粘连形成。当粘连被牵扯或炎性滑囊形成时,产生局部疼痛,并向前臂外侧放射,以致握物
无力。中医病机病理显微镜下常发现局部疤痕组织形成及包裹在疤痕组织中微小撕脱性骨折块。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肘关节外侧疼痛。大多起病缓慢,并逐渐出现方向性疼痛,向上臂、前臂及腕部放射。肱骨外上髁有明显压痛点,常呈锐痛。患者握力减弱,前臂自觉无力,屈伸活动正常,旋转活动受限,握拳旋转时疼痛。如提热水瓶、扭毛巾、甚至扫地等动作时均感疼痛乏力,但在静息时一般多无症状。体检将患者患侧肘关节稍屈曲,手握拳,腕关节强力掌屈,做前臂旋前、伸直肘的活动可引起肋骨外上髁部疼痛,即Mills试验阳性。检查肱骨外上髁部多无
肿胀,局部可有微热,严重者,局部显现高突或夜间疼痛。电诊断影像诊断X线检查多属阴性,偶见肱骨外上髁处骨质密度增高的钙化阴影。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一、非手术治疗:
(一)固定疗法:肱骨外上髁炎症状较轻者,不需特殊固定,只要适当休息,避免有害活动,配合其他疗法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则可用石膏托制动,以缓解无菌性炎症。
(二)局封: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若注射正确,疗效较好。可用12.5mg醋酸氢化可的松加1%奴佛卡因1ml注射到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直达骨膜。注射后1~2天有些病人局部疼痛严重,可以服用止痛剂,每周1次,有时需要重复2~3次,要求病人在注射后2~3周内避免过重劳动,以保证疗效。
二、手术疗法: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常能奏效,手术疗法很少应用,只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极少数病人。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从肱骨外上髁向后外侧做7cm长切口,切开深筋膜后将外上髁的伸肌附点向下剥离,宽度约1.5cm,再将环状韧带的近侧半切断,外上髁凿去0.5cm并锉平,然后将剥离的肌腱重新缝合到外上髁的软组织上。术后用石膏托将患肢固定在屈肘中立位两周。也有人主张在前臂远侧将桡侧腕短伸肌腱作"Z"形延长,以松解该肌起点张力。中医治疗一、手法治疗:详见‘推拿按摩’栏。
二、中药治疗:
1.内服药:活血汤加减。
2.外用药:活血散用酒调敷,或散瘀和伤汤煎后,熏洗患处。
三、针灸治疗:详见‘针灸’栏。中药针灸取尺泽、阳溪、曲池穴,强刺激,或在痛点周围扎围针。推拿按摩1.扭拨法与摇揉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患侧,左手握患者上臂桡侧,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右手握腕部。操作时两手有机配合,先上下抖动,左右翻转,扭拔臂筋。左手边拨边向下移,至肘部时稍加力量,达腕部再用拇指揉几下,可重复1~2次。情绪较
紧张者,则用摇揉法。左掌托于肘,拇指轻揉桡侧筋,右手握腕摇肘,反正方向各数次,屈伸、旋前、旋后各数下,均在无痛下进行。
2.拔筋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腕,一手拇指放于伸肌总腱部,两手配合,仿扭拨动作,做5-7次。重点拨该腱在肱骨外上髁附着点处,拇指寻找痛点,并对其用稳定力分刮数次,继续寻找肱桡关节间隙痛点,亦用拇指分刮数次。
3.弹筋法:患者坐或站立位,屈肘。术者一手握腕,前臂托于肘下,另一手拇指相对呈钳形,提弹肘桡侧深、浅诸筋,先弹深层再弹浅层。各2~3次,再用掌根轻揉几下。
4.板法:适用于组织粘连、前臂旋前、伸肘功能受限之患者。术者立于患肘外侧,一手握肘背侧固定。一手握腕,屈腕屈肘,前臂旋前位,作肘屈伸摇动数次,腕部手顺势向伸肘方向扳,常闻响声。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轻者可以应用理疗、按摩、针刺等治疗;症状重者可以用曲安奈德(确炎舒松-A)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正确者疗效很好。如果经过非手术治疗症状未改善或反覆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