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09:16:54 来源:www.fzfxyy.com
福州医院中首家集临床科研、预防保健及国际交流为一体,以骨科为重点学科的综合性大医院。开设120急诊科,泌尿男科,妇产科,肝病科,内科,胃肠科,微创外科,肛肠科,耳鼻喉科,不孕不育,儿科,皮肤科,中医康复等。医疗设备齐
钩虫病是由钩虫引起,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高峰5~8月,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在流行地区感染率与小儿年龄也有关:婴儿期约2%,2~3岁时5%,4~6岁可达2O%以上。
寄生体内的钩虫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成虫外形相似,均为鱼钩状小线虫。雌虫长9~12mm,比雄虫大。虫体前有一大口囊,内有两对钩齿(十二指肠钩虫)或一对切板(美洲钩虫),专用来附着于肠粘膜。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交配后雌虫每日可产卵5000~3O,000个,随粪便排出人体,在25~3O℃的松软土壤内发育。5~8月时气候温暖、雨量多,适宜幼虫发育。l~2天内虫卵可发育成杆状蚴,再经两次蜕皮,成为感染性丝状蚴,与人皮肤接触后很快钻人人体,移行到小肠,发育成成虫。可见钩虫患者是传染源。其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在外环境发育成幼虫,再经手、脚等部皮肤入侵到别人体内,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钩虫幼虫和成虫都会使人体产生症状。幼虫(丝状蚴)穿透皮肤时产生奇痒和烧灼感,引发局部丘疹,发展成水疤疹,抓破后涌出黄水;感染细菌后发展为脓疤,此即钩虫性皮炎。幼虫像蛔虫那样在体内移行,经过肺、气管时常损害肺泡及其微血管,引起小儿咳嗽和哮喘。上述症状较轻,一两周后可自愈。成虫危害更大,因为它吸食小儿的血。钩虫口囊及牙专供咬附在肠粘膜上吸血用,使局部出现出血点和溃疡,甚至咬破血管造成大片出血性瘀斑。咬破的口很深,加上钩虫边咬边分泌抗凝血物质,造成伤口不停流血。钩虫的吸血点经常变换,造成新旧伤口都不停地流血,使小儿处于经常性失血状态,是发生贫血的重要原因。钩虫的寄生过程使患儿出现腹痛、异食癖(喜吃泥土、瓦片和煤渣)、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紊乱症状。钩虫患儿的许多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蜡黄、浑身乏力、发育不良、消化功能差等主要是因失血而引起的。估计每条钩虫1天造成的失血量,十二指肠钩虫为0.14~O.4ml,美洲钩虫为O.O1~O.O9ml。因此,只要肠内有1O条钩虫寄生,小儿1年失血量累计可达9OOml,十分惊人。可见钩虫是名符其实的“吸血鬼”,防治钩虫病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钩虫病流行区域,凡有钩虫性皮炎史,或出现贫血、异食癖、原因不明消化道症状和大便潜血阳性的小儿,都应立即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血象中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用粪便检查确诊。直接粪便涂片镜检最简单,但若小儿体内钩虫产卵少时易漏诊。为此可用比重1:20的饱和盐水漂浮法作虫卵检查,阳性检出率较高。可通过钩虫卵计数法了解患儿的钩虫感染度。以每克粪便内含虫卵为据:<30O0,轻度;3O00~100O0,中度;>1O00O,重度。感染度的衡量对评价用药效果有实际意义。
驱治钩虫的口服药有:
(1)噻嘧啶:驱虫疗效高,副作用少,兼有驱蛔、蛲、鞭虫作用。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