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X线诊断-医学检验论文

时间 : 2009-12-05 04:15:46 来源:www.alllw.com

[摘要]

骨巨细胞瘤为一种常见的局部侵袭性肿瘤,富含血管,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也有少部分一开始就是恶性。在我国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1],据第三位,在原发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和骨肉

您正在浏览的“骨巨细胞瘤X线诊断论文”来源于网络或期刊,由完全论文网收集,属于“医学检验论文”栏目,版权归其作者向 勇所有。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但不可以盗用抄袭!
   骨巨细胞瘤为一种常见的局部侵袭性肿瘤,富含血管,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也有少部分一开始就是恶性。在我国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1],据第三位,在原发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和骨肉瘤。该瘤最常累及长骨的骨端,呈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局部刮除治疗容易复发,少数病例可肉瘤样恶变,甚至发生肺转移[2]。及时诊断,有助于及早治疗。现将收集的23例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6~39岁。临床症状:局部肿胀,不同程度的疼痛,运动受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1例在病理骨折后发现。
  2结果
  2.1病变部位
  肱骨上端5例,股骨上端1例,股骨下端9例,胫骨上端4例,肩胛骨1例,胸椎骨1例,髂骨1例,颅骨1例。
  2.2X线表现
  2.2.1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19例,骨区见偏心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图1),边缘清楚12例,边缘模糊欠规则7例,局部骨皮质膨胀变薄如壳状。9例破坏区内有骨梁间隔,形成皂泡状;9例呈单房性溶骨破坏,其中5例边缘呈筛孔状;1例有病理骨折;1例为恶性有骨膜反应,呈溶骨性破坏,浸润性生长,软组织肿块中可见多层骨壳,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骨巨细胞瘤。
  2.2.2肩胛骨1例,左肩胛骨外侧见3cm×5cm大小的椭圆形透光区,边缘稍硬化,并见软组织肿胀
  2.2.3胸椎1例,第11胸椎椎体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其内似有骨间隔,周围骨质硬化,椎体略呈楔形。
  2.2.4髂骨1例,左髂骨翼上部见一6cm×6cm的圆形透光区,其内隐约见骨梁间隔,上缘骨质膨胀变薄。
  2.2.5颅骨1例,右颞骨见3cm×4cm大小的膨胀性骨破坏区,其内有交错性骨梁间隔,似皂泡状,边缘较清楚,周围骨质有薄层硬化增白。
  3讨论
  骨巨细胞瘤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由于本瘤内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因而称为巨细胞瘤,又因过去认为这些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故又称为破骨细胞瘤。肿瘤本身常被结缔组织间隔分隔,邻近的骨皮质膨胀变薄,形成不完整的且菲薄的骨壳,肿瘤也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有时尚有纤维包囊,有时则浸涧周围组织。在肿瘤的四周常有一薄层的反应性新生骨。病理上将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即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Ⅲ级为恶性或恶变,恶性又称为骨巨细胞肉瘤[3]。有些文献中[4]又根据不同的X线表现将骨巨细胞瘤分为三期,即静止期(Ⅰ型)骨破坏主要局限于髓腔内,骨皮质无或少累及,破坏区周围常有一个硬化边缘,活跃期(Ⅱ型)骨皮质膨胀边界清楚。侵袭期(Ⅲ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溶骨性破坏,肿瘤穿破骨皮质侵入软组织。但此分级分型与临床有时不一定符合,必须结合临床、X线及病理三方面的表现全面考虑。
  骨巨细胞瘤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1.2∶1,以20~40岁的青壮年发病多见,占65%,儿童及少年很少见。骨骺愈合前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可以说“骨骺愈合”是一个年龄界限。本病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和骨突即愈合后的骨骺部,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三处发病占全部的60%~70%。以股骨下端最为多见,本组9例发生于股骨下端。早期呈偏心性生长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为均匀一致的溶骨性破坏,边缘可不甚清晰并欠规则,随病变进展而逐渐向周围膨胀发展,即肿瘤有横向膨胀的倾向,最后整个骨端和部分干骺端受破坏,骨干似插入肿瘤内,但很少穿破关节软骨面,邻近肿瘤骨皮质膨胀菲薄如壳样,肿瘤边缘可有硬化现象,在肿瘤中有或多或少方向不定的性间隔出现而呈皂泡样,或单房样破坏边缘常有筛孔改变。临床上常以这些特点,作为与其他良性肿瘤和类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依据。
  在X线平上的皂泡征为骨巨细胞瘤的典型特征,文献报道不一[5-6]。本文认为皂泡征是骨巨细胞瘤在生长发展中的某一阶段出现的典型X线表现,并且此病的好发部位多有此征象。而单房性破坏边缘常伴有的筛孔状改变是否可理解为大小差别较大的皂泡征,是值得研究的。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文献[7]上亦以皂泡征作为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依据之一。本文23例骨巨细胞瘤中13例有皂泡征,10例呈单房性破坏,其中5例边缘呈筛孔状。

如果您觉得这篇关于诊断,细胞,肿瘤,破坏,边缘,组织,膨胀,皮质,圆形,生长,的原创的论文《骨巨细胞瘤X线诊断》写得不错,请收藏本文,并复制本文链接发给您的五个QQ好友。谢谢。
欢迎您继续浏览::相关论文::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B型超声对中老年脂肪肝诊断的临床意义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全血与预稀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干化学分析法与镜检法检测尿中血细胞的比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超声对胃癌分期诊断的价值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360例头晕病人经颅多普勒诊断分析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骨巨细胞瘤X线诊...”相似的文章

更多>>

骨巨细胞瘤疾病

病理学表现如下: 1.肉眼所见:术中可见病变掩盖于外观正常的皮质骨或反应骨之下,软组织很容易被剥离,开窗之后可见病变组织血供丰富,易碎,几乎呈海绵样。用手术刀或刮匙很容易将病变组织去一刮除物为柔软的红褐...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