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母细胞瘤

颈椎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的诊疗体会――附18例病例报道

时间 : 2009-12-05 20:24:10 来源:www.coachina.org

[摘要]


颈椎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的诊疗体会――附18例病例报道

赵F,韦峰,姜亮,刘晓光,马庆军,党耕町,刘忠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目的探讨颈椎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2年~2008年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病例。结果收集患者资料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3.9岁。入院时均主诉颈痛,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4.7个月。斜颈3例,神经根损害7例,脊髓受损3例。2例骨样骨瘤患者X线检查发现骨病损,10例骨母细胞瘤表现出局部溶骨性破坏,其余未及异常。骨样骨瘤病灶均经CT明确定位,瘤巢最大径均小于15mm。骨母细胞瘤患者均接受了CT及MRI检查,结果清晰显示了病变范围。除1例骨样骨瘤位于C1外,其余均累及下颈椎。骨样骨瘤病灶中仅1例局限于C6椎体,其余均位于椎板、侧块等结构中;4例骨母细胞瘤累及椎弓,1例累及侧方结构,另7例同时侵犯椎体及椎弓。1例骨样骨瘤和5例骨母细胞瘤患者经CT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其余病例依据病史及辅检结果临床诊断。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5例骨样骨瘤患者行后正中入路,其中4例行边缘切除肿瘤,侧块螺钉固定;1例位于寰椎侧块,刮除瘤巢,植骨未固定。另1例C6椎体病灶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钛板固定。平均出血量233.3ml,平均手术时间2.8小时。4例骨母细胞瘤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仅1例植骨固定,其余未固定重建。2例经颈前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切除受累椎体并植骨固定。另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前方植骨融合及后方侧块螺钉固定,其中3例采用颈前双侧入路暴露病灶。边缘切除5例,瘤内切除7例。平均失血量1920.8ml,平均手术时间5.3小时。2例瘤内切除患者行术后放疗,其中1例联合术后化疗。术后患者颈部疼痛均消除,斜颈纠正,除1例术前瘫痪患者外,其余病例术后神经根损害表现均消失,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7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时间56.2个月。3例瘤内切除患者术后复发,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颈椎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较少见,好发于年轻患者,多位于颈椎后方结构。主要症状是疼痛,可伴有斜颈及脊髓和神经根损害表现。诊断延误十分普遍,颈痛、斜颈与神经损害等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在影像学上以成骨性表现为特征的颈椎肿物,常可作为明确诊断的依据。CT结合骨扫描对诊断颈椎病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颈椎骨母细胞瘤,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骨母细胞瘤和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斜颈、神经功能损害的骨样骨瘤首选手术治疗,边缘性切除可以得良好效果。术后定期复查是早期发现复发并采取及时干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颈椎骨样骨瘤和骨...”相似的文章

更多>>

骨母细胞瘤疾病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个别病例血沉增快,CSF变化不大。若肿瘤转变为恶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将升高。 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肿瘤呈溶骨性膨胀改变,边界清楚,病灶外的骨皮质变薄。根据钙化...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