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07:08:52 来源:baike.soso.com
腾讯旗下知识百科,提供百科服务/知识搜索服务。
首先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人的包囊虫病多经狗传染,应控制养狗。加强牲畜管理,严防狗食染有包囊虫病的生牛、羊、马肉。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生乳,尤其在牧区。骨包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除病骨。但有时难以将全部的病变骨彻底切除时,可采用刮除植骨的手术的方法。即彻底清除病灶后,腔内用20%的石炭酸甘油涂擦腔壁,10分钟后再用90%酒清擦洗灭活,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再植入碎骨片。但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子囊的扩散及囊液外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危险。病灶刮除后,留置引流管,每日滴注20%~3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杀死头节,效果良好。
(三)骨放线菌病:是一种深部的霉菌病,少见,本病在我国西北部偶见。以农村病人为多。发病的年龄最多在11~30岁,该病系产生多处窦道肉芽肿性疾患。从窦道排出带有“硫磺色颗粒”的脓性液为其特点。牛、马也可患此病。
骨放线菌病的诊断:编辑本段骨感染病在诊断上并不困难,面颈部下颌骨的病变较特殊。临床上化脓性慢性肉芽肿块,继之破溃,流出带有黄色“硫磺颗粒”的脓液,并形成多数瘘管的特征,有助于诊断。椎体受侵犯后的临床表现与椎体及附件的X线改变也具有其特点。当然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骨慢性炎症和骨结核相区别。慢性炎症常有急性炎症的病史,破溃流脓,死骨形成。脓液无黄色颗粒。脊椎结核有多椎间盘的破坏,受累的椎体少,横突和肋骨头常不受破坏,寒性脓肿中无黄色颗粒,脊柱常伴后突畸形。当然对本病的确诊是在硫磺颗粒中找到排列呈放射状菌丝最有说服力。
骨放线菌病的治疗措施:编辑本段较困难。因有时不能在早期做出确诊(如胸腹部或脊柱的病变),故得不到早期治疗,预后一般较差。
常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及坏死组织切除。尽可能敞开病灶与空气接触。手术前后给以大剂量的抗生素,以青霉素为首选。每日200~600万单位,持续数个月。有时可配合有磺胺嘧啶和碘化物。全身情况差者给以支持疗法。在面颈部也可用放射疗法。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如拔牙后应及时用抗生素等,对预防放线菌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