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06:55:02 来源:www.hope120.com
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5%-12%。过期妊娠的胎儿围产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随妊娠延长而加剧,妊娠43周时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3倍。44周时为正常5 中华不孕不育网
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5%-12%。过期妊娠的胎儿围产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随妊娠延长而加剧,妊娠43周时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3倍。44周时为正常5倍。初产妇过期妊娠胎儿较经产妇者危险性增加。
过期妊娠发生原因
在分娩动因被阐明前,过期妊娠的原因是难以完全了解的。现仅知无脑儿或重度肾上腺发育不全的胎儿过期妊娠的发生率增高,过熟婴儿的周围血液中皮质酮水平较正常足月婴儿为低,故过期妊娠可能与胎儿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不全有关。亦有人认为孕酮抑制宫缩,前列腺素促进宫缩。临产前孕酮水平下降,雌二醇水平上升,故过期妊娠可能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和雌二醇分泌不足以及孕酮水平增高有关。
对胎儿和母亲的危害
胎儿窘迫 过期妊娠的胎盘,由于逐渐退化,绒毛间腔变窄,绒毛的合体细胞层下,出现广泛纤维蛋白沉积而发生梗塞和钙化现象,即所谓“胎盘老化”。胎盘功能衰退,胎儿脐静脉血中氧的饱和量下降,因此供给胎儿的氧气和营养逐渐减少,同时胎儿越成熟,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越差,故当临产子宫收缩较强时,过期胎儿就容易发生窘迫,甚至在子宫内死亡。羊水量减少,过期妊娠时,由于羊膜分泌机能降低,羊水减少,故对分娩不利。分娩困难及损伤,分娩时因胎儿巨大或因颅骨坚硬,囱门与颅缝缺乏伸缩性,不利于胎头变形,故可能发生分娩困难,因而胎儿颅内出血和母体产道损伤的机会增多。
过期妊娠的诊断
核实预产期 认真核实末次月经;月经不规则者,根据早孕反应及胎动出现日期推算,或早孕期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情况,综合分析判断;B超检查;临床检查子宫符合足月孕大小,孕妇体重不再增加,或稍有减轻,宫颈成熟,羊水逐渐减少,均应考虑过期妊娠。
判断胎盘功能 胎动计数;hPL测定;尿E3比值测定;B超检查,包括双顶经、胎盘功能分级、羊水量等;羊膜镜检查;NST、OCT试验等。
产前处理 凡妊娠确已过期者,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存在,应立即终止妊娠:宫颈已成熟;胎儿>;4000g;每12小时内胎动计数<;10或NST(-),CST为阳性或可疑时;羊水中有胎粪或羊水过少;有其他并发症如妊高征等;妊娠已达43周。
终止妊娠的方法应根据宫颈是否成熟以及胎盘功能及胎儿情况而定。宫颈已成熟者可采用人工破膜,破膜时羊水多而清晰,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宫颈未成熟者可先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如胎盘功能不良或胎儿有危险者,则不论宫颈是否成熟均应直接行剖宫产。
产时处理。虽然有时胎儿有足够的储备力,足以保证产前监护试验正常,但临产后宫缩应激力的显著增加,可能超过此储备力而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此外,过期妊娠羊水减少,产程中脐带受压的机会增加,以及过期妊娠时羊水中胎粪出现和巨大胎儿可能性增加,均是造成产时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临产后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变化,有条件时采用分娩监护仪长期监护。如发现胎心率异常,产程进展缓慢,或羊水混有胎粪时,应即行剖宫产。为避免胎儿缺氧,产程中应充分给氧并静脉滴注葡萄糖。胎儿娩出前作好一切抢救准备,当胎头娩出后即应清除鼻腔及鼻咽部粘液和胎粪。过期产儿病率及死亡率高,应加强其护理和治疗。
过期妊娠的危害
妊娠超过预产期二周(即怀孕294天)称为过期妊娠。妊娠过期后胎盘老化,功能退化,供给胎儿的营养及氧气减少,胎儿停止生长发育,长时间胎儿严重缺氧,胎动减少,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而死于宫内。过期妊娠时胎盘功能减退,羊水量减少,胎儿缺氧致使子宫内胎便排出,使羊水内含有大量的胎粪呈黄色并粘稠状,胎儿在子宫内吸入胎粪,出生时出现呼吸道梗阻或胎粪吸入性肺炎而需要抢救治疗,重者可发生死亡。
过期妊娠时新生儿可出现“过热儿综合征”,新生儿皮肤黄染、脱皮、变厚,头发长,皮下脂肪少,瘦长,指(趾)甲长而黄染,头骨硬。这种新生儿临产时对宫缩的耐受力差,出现胎心变慢,宫内窘迫需阴道助产或剖宫产。
目前所知过期妊娠新生儿死亡率高于正常妊娠。因此必须严格核对预产期,到孕41周开始监护,进行各项检查,必要时在医院医生监护下引产发动产兆。
收藏到网摘:
上一篇:RH血型阴性阳性的问题下一篇:孩子是否可以顺产的关给文章评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