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10:16:23 来源:www.moidu.com
・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介绍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上皮来源肿瘤,约占该类肿瘤的80%。造釉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包括造釉器或牙板上皮、牙源性囊肿的上皮衬里、口腔黏膜上皮基底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症状
・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原因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关于造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造釉细胞瘤肉眼观为实质性或囊性,亦可在同一肿瘤中存在实质性及囊性两种成分,囊性者囊腔内可含褐色液体,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大小不同的团块或条索,分散于结缔组织的间质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体征
【临床表现】・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化验检查
下面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于发病率与手术方式的需要,造釉细胞瘤主要需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及其他非角化囊肿鉴别。非角化囊肿如含牙囊肿、根尖囊肿、残余囊肿及面裂囊肿等,这些囊肿从发病部位、内部结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征性,与造釉细胞瘤鉴别不难。由于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且治疗方法不同于其他非角化囊肿,因此二者的鉴别是颌骨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点和难点。・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并发症
上颌骨造釉细胞瘤可波及上颌窦、鼻腔及眼眶,可出现相应的鼻塞、眼眶上移、鼻泪管阻塞等。其次就是本病易复发,相对来说,实体型或多囊型较单囊型易复发,刮治和剜除术较根治性手术易复发,冷冻或烧灼术可降低复发率。多次复发后可侵袭到颞部、眶、额部,甚至颅底、颅内。多次复发手术后,不仅影响面容,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的治疗
手术治疗,应按临界瘤治疗原则进行,即在肿瘤外0.5cm左右处切除整个肿瘤,对于较小的下颌骨肿瘤可行颌骨方块切除,较大的颌骨肿瘤则应行颌骨整块切除,切除后之组织缺损可立即植骨修复。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