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病因病理化验检查诊断鉴别疾病治疗用药指南并发症一、病因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而形成。二、病理 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呈淡黄或深黄色,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真皮。由于其尖端压迫神经末梢,故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多见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见于趾背。发生于4一5趾间的鸡眼,受汗浸渍,呈灰白色浸软角层。称为软鸡眼。本病不需做其它检查,体检即可诊断。一、诊断 根据发生在掌跖,呈角质增生性损害,不难诊断。二、鉴别诊断1鸡眼与
胼胝鉴别:鸡眼为呈倒圆锥形角质增生,行走时疼痛明显;而胼胝为扁平片状
角质增厚,范围较广,一般不痛。2鸡眼需与跖疣鉴别:跖疣可散发于足跖各处,不限于受压部位,可多发,损害如黄豆大小,表面角质增厚,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可见自真皮乳头血管渗出血细胞凝成的小黑点的角质软芯。 1、首先除去施加于皮肤上的压迫和摩擦,如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鞋内加柔软鞋垫,鸡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鸡眼难以治愈。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疗。 2、外用市售鸡眼膏。 3、可用液氮冷冻治疗。 4、如果脚部鸡眼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 1、鸡眼膏用法先用热水浸泡患处,削去表层角质增生部分,并尽可能将中心角质栓小心削去,将鸡眼膏的红色药块对准此核心部位贴牢,每周换药1次,换药前削去已浸白的部分,直到脱落。 2、将大蒜切成1-2cm宽的环状的大蒜片,盖在患处,然后用艾绒施灸。每日2次,至鸡眼落下为止。本病会因疼痛而影响走路,此外一般不引起其它并发症。疾病康复预防措施保健护理食疗原则专家提示 1、纠正足畸形,鞋应合适、宽松,勿太紧。 2、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合适的软底鞋,或用海绵垫减少局部压迫。 1、应让患者穿合适的鞋,减少患部的受压和摩擦。鞋内可放置鞋垫,在鸡眼处可挖个洞。 2、用热
水泡足后,用小刀轻轻刮去受损害的表面角质层,使鸡眼松动后用镊子拔出,在鸡眼的基底可用10%硝酸银涂擦。 3、也可局部外用水杨酸粉橡皮膏封好,鸡眼周围皮肤要用橡皮膏保护好,包好后局部不能沾水,6-7天后用手指挖出。 每餐用黄豆芽半斤佐膳,不吃其他食物,一连吃5天不间断,鸡眼可自然脱落。一般第一二日,没什么感觉;第三日,鸡眼表皮可有一些碎削脱落;第四日鸡眼本身变得松软,第五日鸡眼开始逐渐脱落;六七日全部鸡眼化为乌有,手脚皮肤平滑如常,了无痕迹。 1、在对鸡眼的治疗期间,首先去除足底或足趾长期受压和摩擦的病因,才可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2、如有以下情况出现时患者应及时就医:
皮肤病损处出现红肿、疼痛、有脓性或清亮液体流出时。因其可能是有感染或形成溃疡的先兆。鸡眼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