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21:01:08 来源:www.kfetyy.com.cn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0例临床特点及随访分析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及转归,以期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对30例ADEM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随访1-3年。结果本病春季发病最多(占53%),其次为夏季(占27%);首发神经系统症状可不同,但最常见运动障碍(占57%);本病多为单相病程(占87%);28例头颅MRI均表现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T1低信号,T2及Flair像高信号);脑脊常规及生化异常占53%;全部病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经1-3年随防,临床效果显著,仅有4例复发,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未再复发,全部病例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儿童ADEM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病例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点随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disseminatedencephalomyelits,ADEM)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或预防接种后,其共同病理特征为脑部和脊髓散在的脱髓鞘病灶[1]。近几年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易与病毒性脑炎混淆,但其在治疗上有很大区别,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5年30例ADE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
1.1研究对象总结我院2002-2006年诊治的ADEM患儿30例。男16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0.88;年龄6-12岁;本组病例各季节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最多,共16例,占53%,夏季发病8例,占27%。
1.2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条件即可诊断[1-2]:多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起病呈急性或或亚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呈弥慢和多灶性;头颅MRI及CT可见颅内以白质为主的多发异常信号;临床排除病毒直接感染和其他颅内病变。
1.3临床特点
1.3.1前驱病史及疫苗接种史: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史14例,发病前1-2周有麻-风-腮三联疫苗接种史3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史1例,其余12例无明确的前驱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1.3.2临床表现:28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发热和神经系统表现不一定同步,12例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6例在发热7-21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化,以运动障碍最多见,占21例,其中首发运动障碍者13例。21例中表现为肢体乏力、肌力下降者17例,其中8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共济失调者6例;颅神经受累18例,表现为言语不清、吞咽困难12例,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7例,视力下降、视物模糊6例;脊髓受累7例,表现为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意识障碍6例,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惊厥1例。
1.4辅助检查
1.4.1实验室检查:9例脑脊液常规异常,白细胞数6-45×106/L,多为单核细胞占优势;7例生化异常,均为蛋白增高,在0.46-0.78g/L范围内;葡萄糖及氯化物均正常。经治疗2-3周后复查均正常。查脑脊液病毒抗体(麻疹、风疹、腮腺炎、单纯疱疹、EB等)均为阴性。
1.4.1影像学检查:在治疗前后做头颅MRI28例,首次均有异常,表现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T1低信号T2及Flair像高信号。病灶均以白质为主,大多为双侧,但不一定对称,其中14例半球皮层下白质受累,8例丘脑及基底节受累,7例脑干受累,6例小脑受累。7例脊髓MRI表现为T10-L2异常信号,T1低信号,T2高信号。头颅CT2例异常,表现为白质区多灶性低密度斑。
1.4.3脑电生理检查:脑电图5例正常,22例表为轻度慢波增多,2例为局灶慢波,1例在慢波基础上可见棘-慢综合波。6例视觉异常者做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均为阴性。
1.5治疗均使用糖质激素治疗,其中15例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15-20mg/(kg・d),共3天,以后用泼尼松口服1.0-1.5mg/(kg・d),2-3月,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决定减量,一般2-3月减完;其中4例复发病例加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总量2g/kg,分5天。
1.6病程及随访采用电话联系或到院复诊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病例26人,22人为单相病程,4人复发,4人由于各种原因失访。本组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治疗1-2周均有明显好转,在治疗1月左右进行影像学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4例随着病程进展病灶在治疗10-15天时病灶有所增加,随后又有吸收好转的波动过程;5例病灶范围明显缩小,信号变弱,但双侧侧脑室出现扩大,未见恢复。4例病人在治疗2-3月时出现复发,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复查头颅MRI发现新病灶,为家属自动停药所致。全部病例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ADEM是儿童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它是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类感染因素有关[3],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面的报道有所差异[3-4]。本组病例均为学龄及学龄前儿童,符合有关文献道[3-4];起病多在春季(占53%),其次为夏季(占27%),与我国每年春夏季病毒感染流行较广有关;有前驱感染或免疫接种史的病例18例,占60%,距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时间间隔为1-3周;临床表现多为单相病程,少有复发,本病多有发热,发热和神经系统表现不一定同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具有多样化,但以运动障碍最为多见,占70%;从随访结果来看,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6月左右,绝大部分病人能够恢复,提示激素在ADEM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用于复发病例尤为重要,经与激素联合治疗,随访2年,未见再复发。
[1]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9-690。
[2]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5-638。
[3]吴烨,陈悦,包新华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2例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5):398-401。
[4]LeakeJA,Albanis,KaoAS,etal.Acutedisseminatedencephalomyelitisinchildhood:Epidemiologic,clinicalandlabotatoryfeatures[J].pediatrInfectDisJ,2004,23(8):756-764.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