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性病变、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
水肿、肺血管疾病、胸廓外伤或手术损伤、自发性气胸和急剧增加的胸腔积液,导致肺通气或(和)换气障碍;急性
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
磷中毒及颈椎外伤等可损伤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引起通气不足。上述各种原因均可造成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一、呼吸困难(dyspnea)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较早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对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如三凹征。中枢性疾病或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所致的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如陈-施呼吸(Cheyne-Stokesrespiration)、比奥呼吸(Biot'srespiration)等。
二、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在口唇、指甲出现发绀;另应注意,因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所以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更明显,贫血者则发绀不明显或不出现;严重休克等原因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证常,也可出现发绀,称作外周性发绀。而真正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的发绀,称作中央性发绀。发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三、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
四、循环系统表现多数患者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
五、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部分病例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
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因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拙血。
诊断
呼吸衰竭因病因不同,病史、症状、体征和上一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