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管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邻近病灶,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急性感染。属于中医“红丝疔”的范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乃囚内有火毒凝聚,外有手足部生疔,足癣糜烂或皮肤破损,感染毒邪,以致毒流经脉,向上走窜而继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本病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菌也可从其他感染性病灶,如
疖、足癣等处侵入,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的急性炎症。致病菌进入淋巴管后引起淋巴管壁
水肿、增厚,管内淋巴液凝结而阻塞,淋巴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醇酒及肥甘厚腻之物。病发于下肢者宜抬高患肢:发于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火毒入络
患肢红丝较细,全身症状较轻。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通络。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野菊花12克,紫花地丁12克,蒲公英12克,忍冬藤16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12克。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2克;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12克,车前子12克。
2.火毒入营
患肢红丝棚中明显,迅速向近端蔓延,伴全身
寒战高热,
头痛不适,烦躁口渴.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清营凉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黄连10克,黄芩12克,生地16克,生石膏35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红藤16克,紫花地丁12克,忍冬藤16克,野菊花12克,淡竹叶12克,生甘草7克.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川牛膝、白茅根.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青霉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虹霉素、四环素等.在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5―7天,以防止复发.
(四)外治疗法
(1)针对原发病灶,如疖、足癣等进行积极治疗.
(2)对红丝显露及有条索状肿胀,可用金黄膏外敷患处.
(3)局部可热敷,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也可采用物理透热疗法,促进炎症吸收消退。
(五)饮食疗法
金银花,粳米各30克,先将金银花煎煮20分钟去渣,再放粳米,煮成稀薄粥,口服,每日2次.有清热解毒之功能.
预防与护理
积极防治原发病灶。凡患有疖时,应避免搔抓;积极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
继发感染发生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