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4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调查报告・2008年12月第5卷第34期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1O例临床特点分析刘宪芝.朱金成(吉林省舒兰市精神病院,吉林舒兰132600)[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10月~2007年1月期间11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与吸烟及遗传有一定关系。该病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主要精神症状为幻觉、妄想、柯萨可夫综合征、谵妄、痴呆及行为紊乱.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震颤、周围神经炎、癫痫样发作,临床上多合并躯体疾病,以肝脏疾病、营养不良、消瘦多见。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医学和社会问题,应早期戒酒治疗。『关键词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74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a)一094―02对我院1996年10月~2007年1月期间11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10月~2007年】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均为男性;汉族82倒(74.5%),朝鲜族25例(227%),满族3例(2.7%);年龄28~71岁,平均(42±48)岁;已婚84例,离异18例,未婚4例,丧偶4例;职业:农民59例(53.6%),工人26例(23.6%),无业14例(12.7%),干部】1例(10%);文化程度:文盲16例(14.5%),小学54例(49.1%),初中29例(264%),高中(含中专)8例(73%),大专以上3例(27%);嗜烟者68例(61.8%),有酗酒家族史15例(13.6%),有精神病家族史7例(64%);性格类型:内向型44例(40%),外向型31例(282%),中间型35例(318%);初次饮酒年龄9~31岁,平均(22.8±4.9)岁,饮酒时间5―44年,平均(19.5±89)年,酒
成瘾年龄28~49岁,平均(30±4.8)岁,发病前3个月日饮酒量(折合38度白酒)250~2500m】,饮酒频率2~7次,d,饮酒因生活烦恼,借酒消愁者43例(39.1%),社交和工作需要25例(22.7%)。首次住院患者68例(618%),其他均为多次住院患者。12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2007年1月期间11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2结果21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饮酒问题与亲人发生矛盾或暴力行为者89例(809%),离婚者20例(18.2%),自私、不关心家人者84例(764%),多疑者36例(327%),说谎者57例(518%),与邻里及同事关系差者75例(682%),不能正常农作或上班者47例(42.7%),放弃必要的社会活动者59例(536%),打架、伤人、毁物者37例(336%),不知道回家露宿者6例(5.4%)。22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精神障碍有幻觉73例(66.4%),妄想44例(40%),主要嫉妒妄想和被害妄想,谵妄状态9例(8.29%),柯萨可夫综合g4巾国医药导掘CHINAMEDlCALHERAL0征2例(18%),行为紊乱35例(31.8%),丧失自制力98例(89.1%),痴呆2例(18%)。神经系统症状有肢体震颤44例(40%),周围神经炎28例(25.5%),四肢麻木13例(11.8%),记忆力减退38例(345%),癫痫样抽搐发作3例(2.7%)。23并发症肝硬化4例,酒精J{uf:26例,脂肪肝15例.肝病占40.9%;慢性胆囊炎18例,营养不良、消瘦者69例.急
慢性胃炎21例,胃出}札1例,脑出血1例。高j】IL压3例.高J血脂11例,股骨头坏死2例,心肌损害25例。24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者42例(382%).
心电图异常75例(68.2%),B超肝回声粗糙41例(373%),颅部cT示
脑萎缩4例(3.6%),脑梗死3例(2.7%)。25治疗与疗效治疗经戒酒,给予氯硝西泮静脉点滴,逐渐减量.同时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大剂量维生素B族、维生索c、叶酸,促进肺细胞代谢药物,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痊愈36例.显著好转66例,好转5例,转院2例,冈多种器官功能丧失而死亡1例。3讨论慢性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原凼较复杂.本组资料显示,该病以男性、农民、1二人、初中文化以下居多,说明与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关系密切,同时与嗜娴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lJ_“。朝鲜族占(22.7%),与我市朝鲜族人口较多有关。本组患者饮酒原因以生活压力、借酒消愁占39.1%.萁中以经济困难占多数,因工作或社交需要占22.7%.其中一部分是领导干部陪酒。日本有人认为,经济状况好.洒滥片j者多,酒精中毒者也多H。我国1982年进行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酒精依赖患病率为0.16‰.1993年在原来的7个抽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的患病率为O68%。_.而我院10年来该病住院人数后5年是前5年的47倍.说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也可能与上述凶素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东西,说明本病的发生与心理、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民俗、职业等因素也密切相关。本组表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幻觉、妄想及行为紊乱为主.与有关报道一致目,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他们在家中的沟通、
阅读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