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致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脑、脊髓血管疾病更令人瞩目。为此,国内外医学界将此列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过去,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多在内科治疗范畴,近几十年来,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外科治疗方面,除传统的手术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20多年来,CT(A)、MRI(A)、DSA及导管技术和各种栓塞材料的相继出现,为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开创了一种微侵袭、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血管内治疗(即介入神经放射治疗)。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已公认为除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以外的第三大治疗方法。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1983年(1985年报道)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近20年来在此领域做了一些工作,建立了
创伤性假性
动脉瘤、颈部多向回流的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及球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辅助手术的动物模型,对
假性动脉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
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发病机理、血流动力学、分类、分型等进行了研究;临床治疗脑、脊髓血管疾病2000余例,对血管造影方法、适应证、治疗时机和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研制出真丝线段、HEMA球囊充填剂、微弹簧圈等血管内栓塞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共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多项。
《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学及图谱》这本专著就是基于以上工作,并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同时邀请国内在此领域的一流专家如凌锋、吴中学、焦德让、李铁林、高国栋等教授共同编写而成。本书既反映当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学术水平,又反映了我国在此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一本有很大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图文并茂,书中所选造影图片,都是各位编者的亲手杰作。本书的出版得到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作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权出版。在此除衷心感谢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热情支持、不吝文笔,将图像资料无私贡献给读者,也十分感谢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及此书的搭桥人――我的学友郑州大学医学院楚宪襄教授的鼓励、支持和鞭策。在读到此书时,也切不可忘记我科计算机专家陈忠同志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