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振韬
单位:261400莱州,山东莱州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由于结肠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由于结肠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损伤后的处理较为复杂。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结肠破损16例,疗效满意。现就其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病人:男11例,女5例,年龄21~75岁,平均41.45岁。破损至手术时间14例≤8h,2例>8h。入院时休克者5例。损伤原因:钝性损伤10例,刺伤2例,医源性损伤3例,乙状结
肠扭转后破裂1例。损伤部位:回盲部3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7例。损伤程度:按Flint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4例,。并发伤:小肠破裂6例次,肠系膜挫伤2例次,骨盆骨折2例次,肠系膜血管断裂1例次,会阴部挫裂伤1例次。
1.2手术方式与全身治疗
回盲部破裂修补2例,升结肠破裂修补2例,横结肠破裂修补1例,横结肠造瘘1例,右半结肠切除吻合2例,降结肠破裂修补1例,乙状结肠破裂修补4例,乙状结肠切除吻合3例。
入院后有休克者迅速抗休克治疗。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一般选用甲硝唑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术后给予全肠道外营养(TPN)支持10例。
1.3治疗结果
16例均获痊愈。并发切口感染3例,均为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者。
2讨论
2.1结肠破损原则上应分二期处理。近年来医疗事业的进展,不断有文献报道部分病例可做一期切除或修补[1,2]。但适应证选择较慎重,一般局限在受伤时间短、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好、年轻的病人,且大部分为右半
结肠损伤。本组病人16例,采用一期手术15例,15例病人均痊愈,结果与上述文献报告相近。
由于左、右半结肠解剖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结肠损伤后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意见趋于一致,而对左半结肠则仍难统一。Burch[3]提出结肠损伤一期修补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观点。结肠损伤病人,甚至左半结肠损伤者,一期切除吻合术或修补术应有更多的选择。
2.2结肠破裂后,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可致腹内严重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年病亡率高达90%。如何防治感染发生十分关键。本组病人开腹探查清楚后即刻封闭破裂口以隔绝肠腔和腹腔,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灌洗腹腔,直至流出的液体基本变清。术中肠道灌洗时手术野复盖一次性无菌敷料,灌洗完毕后移去,更换手套,肠断端常规碘伏消毒。手术结束前再次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尤其是吻合口周围和切口。注意尽早合理使用抗生素。本组有8例(8/16)病人手术前后应用甲硝唑,11例(11/16)病人应用了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且一般为二联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入院后即首次、足量静滴给药,如手术时间超过2h,再重复给药一次。术后感染率为20%,与近期报道[4]的择期结肠手术后感染率相同。
2.3术中放置有效引流十分重要。一般在吻合口附近留置两根以上引流管或双套管引流,术后8~10天拔出,以渡过可能发生的瘘危险期。疑有
肠瘘发生可经双套管做持续性或间歇性灌洗引流。注意术后扩肛和缓泻剂的应用,促使早期排气,减少
腹胀。
2.4结肠损伤常非单一
创伤。本组病人并发小肠破裂等其他部位损伤者达12例次。严重创伤时机体代谢亢进、呈现负氮平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病死率增高,因此支持治疗十分重要。已有报道[5]TPN是创伤病人重要有效治疗措施。本组病人10例(10/16)应用了TPN,效果满意。一般术后24h内即行TPN,配制3升静脉营养输液袋,营养支持5~10天。根据不同病程,伤情和病人年龄、性别及体质状况等调整热氮比例、胰岛素及蛋白质等的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龙,郑英键.贯通性结肠损伤的急诊处理.腹部外科杂志,1994,4:156.
2徐少明.结肠损伤时结肠一期切除术的应用.实用外科杂志,1990,3:163.
3BurchJM,LouisGevirtzman,GeorgeLJ,etal.Theinjuriedcolon.AnnSurg,1986,203:701.
4朱上林,林勤裕.抗生素在胃肠道消化外科的预防性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0:589.
5胡晓宇,常志红,崔泳芳,等.严重多发性创伤胃肠外营养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1:660.
收稿:1999-03-07
修回:1999-05-20(郭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