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3 02:27:12 来源:bing.yaofangwang.com
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介绍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表现,介绍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相关药物。
症状描述及临床表现:
中性粒细胞减少系指外周血循环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量明显减少;粒细胞缺乏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一种严重形式,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缺乏特异性,起病较缓慢,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在检查血象时偶然被发现。有症状患者述有乏力、疲倦、头晕、纳差、心悸、失眠及低烧。对感染的易感性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易反复罹患上呼吸道、泌尿道及胆道感染,如粒细胞低于1.0×109/L时,感染倾向明显增加。2.粒细胞缺乏往往起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病情常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展到极期。临床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虚弱、衰竭。患者身体细菌藏匿之处如口腔、咽峡、阴道、直肠、肛门等部位很快发生感染。病灶不易局限,迅速恶化及蔓延,引起肺部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致命性严重感染。如感染得以控制,粒细胞可在7-10日后逐渐上升。相关药物:1、中性粒细胞减少:维生素B4,维生素B6,鲨肝醇、鲨肝醇、利血生、茜草双酯、泼尼松、免疫球蛋白等。2、粒细胞缺乏: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