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老年肺炎

丹东日报――老年肺炎感染类疾病的第一“杀手”

时间 : 2009-12-02 01:03:36 来源:www.ddrb.cn

[摘要]

丹东日报 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

半个月前,家住二中附近的刘大娘生病了,不但咳嗽、咯痰,还一直高烧不退。在社区卫生所初步检查确诊是感冒并引发了上呼吸道感染。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不能忽视,并且医生说刘大娘的症状较重,需要加紧治疗。
可注射了十来天的点滴,症状并没有好转。高烧时好时坏,咳嗽也明显加重,还总是感觉上不来气儿似的。这下,刘大娘可慌了神儿:怎么感冒还能治这么久都不见好呢?不会是别的病吧?想到这,刘大娘决定去医院好好地做个检查。
  到了医院后,医生给刘大娘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她的肺部严重感染,结合其它临床症状,确诊是肺炎。尽管她的肺炎炎症不是特别严重,但刘大娘本身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如果合并了基础性疾病后感染加重,那么治疗的难度就大了。病情确诊后,接下来的治疗却让医生犯了难。原来,刘大娘对先锋类药物过敏,而治疗肺炎恰恰需要使用这类药物疗效才最佳,这样一来便大大局限了治疗的用药。鉴于此类情况,医生一边加紧采取其它药物治疗,一边密切观察病情。因为肺炎患者如果在治疗的72小时之内,症状没有明显好转,那接下来很有可能是病情加重了。另外,医生还担心肺炎感染而导致糖尿病加重,多种并发症同时爆发,后果将会很严重。幸运的是,药物治疗后,刘大娘肺部的炎症很快得到了缓解,高烧退了,咳嗽也明显减轻。医生说,再观察几天,刘大娘就可以出院了。
  肺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0.2%-1.2%,而85%的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大多数像刘大娘一样,因为天气寒冷导致感冒而引发的之外,还另有其他诱因。今年80岁的李大爷因为脑梗塞后遗症而多年瘫痪在床,由于他的咀嚼神经已经趋于麻痹,所以在一次进食后就感觉有食物卡在食道,李大爷感觉十分难受便用力咳嗽,想以此将食物咯出。可没成想,这一咳嗽竟导致胃内食物呛入气管,而造成了肺炎。后来经过及时治疗,李大爷气管内的食物清除了,但是医生说,由于患者年龄大,自身情况较差,引发的肺炎很难完全治愈。
  “冬季是老年肺炎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人到老年后,呼吸器官功能衰退,肺循环不良,加上支气管黏膜上皮功能退化,影响肺、支气管的分泌物排出,一旦受凉或是感冒,就极易患呼吸道感染而继发老年性肺炎。”市人民医院内三科的林新义主任说。老年肺炎的中、重度患者的死亡率是12%,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年龄的递增而患肺炎的几率成4-6倍的增长,是感染类疾病的头号杀手。由于老年肺炎的症状不典型,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发病时仅表现为类似感冒般的咳嗽、咯痰、发烧等,所以很容易发生漏诊和错诊。另外,老年性肺炎患者大多合并基础性疾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治疗的难度很大。一旦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严重的感染,即使病情控制了,预后效果也不理想。
  尽管老年人患肺炎挺可怕,但也不必过分恐惧。近年来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25%-6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肺炎,医学界戏称其为老年人的“朋友”,也就是说,尽管老年肺炎易侵袭老年人或是可能长时间地影响健康,但只要及早预防、及时治疗、认真对待,那么就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林主任说,肥胖、吸烟、喝酒、慢性病后遗症都是老年肺炎的诱因,所以预防十分重要。老年人除了要戒烟忌酒之外,还要科学地控制体重;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控制慢性病的同时,还要预防并发症;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气温降低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接种流感疫苗或是肺炎链球菌疫苗来预防肺炎。另外,林主任说,在门诊接诊中,有很多老年肺炎患者到医院治疗时,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提醒老年朋友,一旦患上感冒或是呼吸系统疾病,如一周后症状不见明显好转,就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发展成肺炎而带来更大的伤害。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丹东日报――老年...”相似的文章

更多>>

老年肺炎疾病

一、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胸部CT经常能提供有关X线浸润病因的重要附加信息。 二、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为传统的确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老年人由于不能适当地咳嗽或配合,痰标本...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