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0多年前,Osler就曾很有哲理的把
肺炎比作是“老年人的朋友”。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肺炎均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自然终点事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必将面临
老年肺炎这一巨大挑战。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应综合考虑老年肺炎患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以及老年人的感染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诊疗策略。流行病学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大约是青年人的10倍,50%以上的肺炎患者是>65岁的老年人。美国199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肺炎列总死亡原因的第6位,而在老年人升至第4位,在感染性疾病中位列第一。在因肺炎死亡的患者中,89%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70岁以上者肺炎病死率成百倍地增加,从20岁起,每10年肺癌死亡风险增加约10%。根据发病地点的不同,老年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护理中心(LTCF)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专门针对老年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不多,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
肺病(COPD)、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咽喉部寄植菌增加;可见或隐性吸入;纤毛黏液系统功能下降;宿主防御机能减退;营养不良;集体居住;近期住院;气管插管或留置胃管;健康状态较差;吸烟和近期手术等。 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99%的老年肺炎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此外,年龄相关的肺脏结构、功能改变和横膈位置变化可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肺的天然防御机制,也是老年肺炎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在肺脏局部防御机能减退的同时,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 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常使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呈现不典型性,常缺乏
咳嗽、咳痰、发 编辑:王霞(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