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页 1)

时间 : 2009-12-02 02:52:15 来源:bbs.21med.com

[摘要]

医学联盟论坛 - Discuz! Archiver

齐可彬医生发表于2008-1-1420:43

粒细胞缺乏症[b][font=宋体]一、概述[/font][/b]
[b][font=宋体][/font][/b]
[font=宋体]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当绝对值成人低于1.8×10[/font][font=宋体][size=10.5pt]9[/size][/font][font=宋体]/L[/font][font=宋体]、儿童低于1.5×10[/font][font=宋体][size=10.5pt]9[/size][/font][font=宋体]/L[/font][font=宋体]、婴儿低于1.0×10[/font][font=宋体][size=10.5pt]9[/size][/font][font=宋体]/L[/font][font=宋体]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严重减少低于0.5×10[/font][font=宋体][size=10.5pt]9[/size][/font][font=宋体]/L[/font][font=宋体]时称粒细胞缺乏症(granulocytopenia)。[/font]
[font=宋体][/font]
[b][font=宋体]二、诊断依据[/font][/b]
[b][font=宋体][/font][/b]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发病急骤,多有近期采用某种药物史,如氯霉素、磺胺类、氯丙嗪、抗癌药、抗甲状腺药等。少数病例有感染或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女性较多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症状:突然畏寒、高热、出汗、咽痛,随之出现口腔、咽喉、直肠与肛门等处溃疡,并伴有败血症之全身中毒症状。有的可有轻度黄疸。严重者常并发肺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白细胞总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甚至缺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骨髓粒系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或呈显著成熟障碍。[/font]
[font=宋体][/font]
[b][font=宋体]三、治愈标准[/font][/b]
[b][font=宋体][/font][/b]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兰德发表于2008-1-1612:56

白细胞计数通常低于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时可见红细胞及血小板,但极难找到粒细胞。粒细胞缺乏可见于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性疾病,亦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作用,脾功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及类脂质沉积病等。

兰德发表于2008-1-1612:57

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某种药物接触史。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极度衰弱、全身不适。由于粒细胞极度缺乏,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感染成为主要合并症。牙龈、口腔粘膜、软腭、咽峡部发生坏死性溃疡,常覆盖灰黄或淡绿色假膜。皮肤、鼻腔、阴道、子宫、直肠、肛门均可出现炎症。局部感染常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肺部的严重感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发生败血症时可伴肝损害,出现肝大、黄疸。严重者可伴中毒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药物过敏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若短期内不恢复,死亡率极高。

兰德发表于2008-1-1612:57

治疗
一、停用引起或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各种药物。
二、病人应隔离在单人病房,条件允许时住进无菌层流病室,做好消毒隔离,包括口腔、肛门、外阴等易感部位的局部清洗。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在用药前仔细寻找病灶,做咽拭子、血液、尿液、大便等细菌培养。无感染者可预防性注射青霉素。抗生素用药时间不宜过短。疑有深部霉菌病时,需用有效的抗霉菌药物,如酮康唑;达可宁(咪康唑;大扶康(氟康唑)。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粒细胞输注。
六、促白细胞生成药。
七、全身支持治疗。

页:[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粒细胞缺乏症(页 ...”相似的文章

更多>>

粒细胞缺乏症疾病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最主要的实验诊断依据。粒细胞浆内可有毒性颗粒和空泡,常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单核细胞比例常代偿性增多。如杆状核的比例增加(>20%)提示骨髓有足够的粒细胞生成能力。骨髓象随原发病而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